张玉祥:要动态看待民营纺企的人才需求
发表时间:2010-05-31    作者:张玉祥 发表评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以来,有关人才的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成为热点。人才决定企业的发展,但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动态看待民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和成长期需要专业人才,而在成熟期则更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懂专业、又懂管理,还要懂营销,但复合型人才是很难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必须靠企业自身培养,通过数年的实践砺练才能培养出来。
  对于企业来说,适应岗位就是人才。比如说,总经理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部门主任则要把部门的事情做好、管好。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岗位的敬畏问题。一个人对自己岗位没有敬畏感,本职工作干不好,是不可能成为企业人才的。目前,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敬畏感不足的问题。占着岗位不作为,不是浪费也是腐败。中国民营企业中基本上不缺人才,缺的是对岗位的敬畏感。
  中国特色的用人制度、人才创新机制具有一定的本土化特色。就南极人公司而言,公司在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采用“双轨制”。这一是从公司发展需要角度考虑,二是从员工的发展追求考虑,在两者之间寻找交叉点。
  11年来,南极人在公司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关系中已培养了一批能独立管理一个企业的千万富翁和百万富翁。
  企业人才培养,首先是价值观上的一致,合法合道。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企业人才的“智商”、“情商”和“胆商”。所谓“智商”是指要懂主营业务,懂生产,懂管理;“情商”是指适应新环境能力和沟通达成共识的能力;“胆商”则是指抗压性、成长性、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和妥协能力。南极人公司用人的理念是要把每一件事做好,一天只做一件事没关系,但要做得完美。随着公司的转型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培养员工的能力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方向努力。如创业初期,财务人员只要管好帐就行了,而现在要求财务要学会控制风险,要懂业务,懂法律。这种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与公司转型后实施品牌战略相适应的,也是公司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公司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培养,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员工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样企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
  公司在业务逐年做大,品牌日趋响亮的情况下,员工数量并未增加。在培养公司员工综合能力的同时,还十分注重通过合作让社会人才为我所用。近几年,公司建立了南极人品牌共同体,参与合作的企业有印染专家、针织专家,还有一个新品研发能力很强的团队,这些就是一个公司“永葆青春”,不断前进的原因。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