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外贸纺企:担心汇兑风险
发表时间:2010-09-02    作者:印峥嵘 发表评论

  继今年8月,外管局取消强制结汇制度后,近日又颁布通知,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允许部分试点企业将出口收入存放在海外。但是,汇兑损益风险谁来承担?央行还是企业?

  多家外贸企业坦言最关心汇兑损益风险,专家称试点必然伴随着汇率风险由央行向企业的转移,但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多选择的余地。

  企业:最关注汇兑损益风险

  针对试点企业外汇收入可存放在海外账户,沪上某中小型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最关注汇兑损益风险,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加,央行新的政策意味着汇率风险将转嫁到企业身上。”

  “以前外汇应收款到账后,财务会到商业银行办理结汇,只要按规定列明资金用途、签署结汇资金用途真实的保证书,就能顺利结汇,多年下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制结汇的制度。”

  “结汇成功意味着企业的汇率风险发生转移。这些外汇最后都会通过商业银行卖到央行,央行再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投资成功还是失败和企业没有直接关系。”

  “新的试点方案逼着我们日后结汇前要先考虑一下,到底是拿人民币划算还是拿外币划算,无形中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上述人士称。

  至于外汇收入直接在海外投资,上述人士称,“外贸企业的外汇收入不可能全部留在海外,结汇以后要给工人发工资或者偿还原材料欠款,企业的闲置资金其实很少。”

  浙江温州的一位外贸企业主告诉记者,强制结汇制度其实已经悄然放松了一段时间,不过只限于外贸企业在国内的合法账户。“公司在工行有一个美元账户,一笔20多万美元的款项打进来,账上放一段时间完全没问题,银行不会主动催财务去结汇。”

  至于如果将外汇收入存放在海外,上述人士表示,“对海外投资渠道和海外银行的运作不熟悉,相关的合作经验很少,需要考察以后再决定。”

  接受采访的一位山东地区外贸企业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新规出台后企业的外汇收入可以直接存放在香港的账户,给企业海外投资活动带来便利。

  “以前公司曾参与竞购海外的铁矿,当时按规定必须先向外管局审批,审批通过了才能向海外汇款并且参与竞标,私自向海外汇款是犯罪行为。”

  “外管局一般不会阻挠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但是走完审批流程会耽误时间”,上述人士称,“新的条例则更加灵活,相当于减少了中间环节。”

  专家:新规让企业选择的余地更大

  针对企业的顾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政策顾问张陶伟表示,放松强制结汇制度对企业来讲有利有弊,利处在于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而政策的调整必然面临风险的转移,企业汇兑损益的风险也会增加。

  “强制结汇制度下,汇率风险相当于是由国家扛着,但同时会增加国内货币投放量,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强制结汇制度出台的背景是外汇紧缺,而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试点将企业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减少了企业的汇兑损失。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企业结汇则可获利。总的来看,对企业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有好处。”

  曹远征还表示,新规不存在央行向企业转嫁风险的问题,甚至还能增强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灵活性。“事实上,企业如果担心海外资产的安全,可以通过和商业银行签订远期合约或者购买套期保值、互换产品对冲汇率风险。”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的也是“藏汇于民”的制度,“藏汇于国”会给外界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庞大的“假象”,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复苏。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了一种负担。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