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烨:服企“大佬们”纷纷进入地产行业对宏观调控再敲警钟
发表时间:2010-09-27    作者:唐烨 发表评论

  最近,中国服装品牌李宁通过新入股的子公司,要进军房地产开发市场了。据说,沈阳一个名为“生态城”的项目将是李宁进军房地产的首个“大手笔”生意。该项目初步估计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资金400亿元人民币。

  李宁并不是第一家进入地产界的服装企业,以服装起家并名扬海内外的雅戈尔,早在几年前就已成为苏浙地区知名房地产企业。服装行业也不是第一个涌现跨界经营房地产企业的行业。央视近日报道,很多家电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业,海尔、海信、格力、康佳等行业内的“大佬”级企业都在其中。

  在服装和家电等产业获得成功的“大佬们”,为何纷纷进军房地产业?据媒体报道,一般制造业的利润率只有3%至5%,而房地产业的毛利润率至少在30%以上。一言以蔽之,还是房地产业暴利诱惑大。

  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笔者认为,平心而论,“大佬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赚了钱,然后拿钱搞资本运作,投资到利润高的行业,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服装、家电等制造业的企业,尤其是“大佬级”的企业,都争着要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话,就有问题了。

  第一,众多非房地产企业进军房地产市场竞争,并不会拉低房价,反而会助长房价的上涨。因为造房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差钱”的“大佬们”带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只会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可能还会产生一个个新“地王”。试想,土地价格不降,房价可能降吗?

  第二,企业有钱了,应该在自己的主业上下点功夫、搞些研发和创新,但纷纷追逐短期利润、热衷资本炒作,时间久了可能会疏忽了主业。比如,海外跨国家电公司一般都将占收入5%以上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但中国家电企业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只会利润越来越少,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更无从谈起。

  对我们的“大佬们”来说,在抱怨自己所在的行业利薄时,为何不学学那些跨国知名企业,即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坚守住自己的主业。通用电气的资本力量应该比我们的“大佬们”更加雄厚吧,但在其发展的100多年里,主要围绕着传统制造业和能源业,虽然近年来进入资本市场,也仅仅占其整体资产的很少一部分。反观某个在A股上市的国内服装品牌,利润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房地产,其服装主业近年倒盈利很少。

  “大佬们”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也给政府再一次敲响警钟———我国房地产调控还任重而道远。房地产行业的火爆是市场决定的,但火爆并不等于健康。不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仅靠市场的力量是难以健康起来的。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控制住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如果不从财税政策上对于产业实体投资和高科技创新给予更多的倾斜,房地产行业还会出现更多“大佬”的身影。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