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临清贴吧和山东新闻网论坛日前出现一名为“临清惊现吊瓶姐”的附图帖子。
图片上一女士单手举吊瓶,另一只手则握自行车把行驶,惊险场面引来众网友关注。有网友随后“爆料”:“这是工友打着吊瓶去厂里请假。”当地工人称,此女工所在工厂为了效益,就让机器连轴转,如此一来,轮休名额有限的工人连请病假都成了难题。事情果真如此?当地部门对此事持什么态度?记者就此事进行了实地采访。
【贴吧奇图】“吊瓶姐”骑车引起网上轰动
这是一张侧面照片,记者看到,图片上一位女士用右手单握车把,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行驶,这只手背上,还插着吊瓶的针管;她的左手,则背在脖子后边,举着吊瓶,看上去,动作非常惊险。
在网上,大家都为“吊瓶姐”捏了一把汗,猜测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不得已的大事,才如此冒险?
网友“我也知足长乐”猜测,这种行为应是无奈之举!
一位熟识临清当地环境的网友称拍照地方是在“新华书店门口”。
网友都对她的安全性很是担心,一位网友说:“这样骑车,怎么刹车?有多大的急事啊?今天风够大的,还是市中心啊?太危险。”还有网友则担心“吊瓶姐”这样会出现输液反应。
【网友爆料】我就见过工友打吊瓶请假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吊瓶姐”的动机时,一名网友“爆料”:“很正常,这是工友去请假。”
“竟有人挂着吊瓶去请假?”这种说法着实雷倒了不少网友。
这位孙姓网友接着透露,“吊瓶姐”出现的起因,是附近工厂工人紧张,为了不耽误机器正常运转,便轻易不准工人请假,无奈之下,有工人生病实在不能上班时,哪怕挂着吊瓶,也得自己到单位请假:“我在纺织企业干了20多年,打着吊瓶来请假的情况确实看到过两次,这在几年以前就有,不是什么新闻。”
他说:“根据照片上看,她穿的好像是工作服,可能是因为离着单位路太远了,所以生病以后,她先打上吊瓶,再去单位请假。”
【拍照者说】
“吊瓶姐”一路晃晃悠悠很危险
昨天,记者找到了发图网友,临清市民“北环路营业厅”,据其介绍,照片是他朋友11日在临清新华路用手机拍下的。他看后,觉得此女做法实在很奇特,于是就发到了临清贴吧上。拍照者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这位大姐骑得特别晃,而且骑到了路中央。这条路在闹市区,路上车非常多,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危险了!”
当时,陈先生正开着车从北往南走,看到“吊瓶姐”后,他当即在车上举起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超过这位大姐时,陈先生注意到,她脸上表情比较平静,不像有急事。至于这位大姐穿的是哪家工厂的厂服,陈先生表示没看清楚。
■ 事件延伸
知情人刘先生——当地5万纺织工生病请假难
“这事,太正常了!”昨天,记者见到了在当地一家纺织厂工作了20多年的刘先生。他告诉记者:“我们这多数是纺织厂,流水线上的值车工几乎‘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人得看好几台机器,少一个人就‘断链’了,所以轮班长怎么可能准所有人的假呢?”据他说,现在工厂一个车间只配备两三名替补工,有的甚至没有替补工。而一班有上百名工人,如果哪天不巧请假的特别多,替补工就不够用了。
为降低成本拼命压缩工人数量?
“为什么不多安排几个替补工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先生表示:“都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他说,以前,他们工厂有5000多名工人,后为降低用人成本,已减到3000多人。“我们这是有名的棉纺织城,光纺织工人就不下5万人。那些在一线上的女工都特别辛苦,加上工厂一贯不养闲人,恨不得一个替补工都没有才好呢。”
另一名工人则表示:“我就亲眼见过为请个假,给轮班长送礼的。还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大姐因请不下假来,当着全班同事哭了半天鼻子。工人请个假太难了。”
工人怕被扣工钱 舍不得请?
昨天早上,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位刚下夜班的纺织工。“以前是四班倒,家里有急事或生病了可以和工友商量调一下班,现在改成了三班倒,一班八个小时,轮着干,谁也没法子跟别人换班,一换班,替你的人就得连干16个小时了,根本吃不消。”一位女工对记者说。
“即使能请假,大家也不敢请。工资本来就不高,一请假,拿到手的就更少了。”另一位女工告诉记者。
有工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请事假一天,当天工资就没有了。不干活当天自然也没有奖金,此外,由于请假会影响到工资的全勤奖,还要被扣掉10分,一分大概在四五元钱,算下来,请一天事假就得损失一二百元。我们赚得多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一千五六吧,本来工资就低。这么个扣法,谁也吃不消。”
■ 厂方说法
只要合规定 都能请下假
针对众多工人反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当地一家重要纺织厂人力资源处的张经理。她说:“有病实在不能来请假的,可由家属来代替请假,我们没有硬性规定说必须由本人来请假。而且,只要有医院开具的病假条,我们都会准假。”
对于工人反映一个班上百个工人,只有两三名替补工的事,她表示,这很正常。
对于请假扣工资的问题,她表示:“病假我们发岗位工资的60%,但事假不给工资。此外,由于工人的收入由岗位工资和当天的产量、质量收入、以及月底100元全勤鼓励奖共同构成,如果休假,当月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该厂一名姓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纺织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已经很难了。好多人都嫌太累、收入太少,多数年轻人来厂子干一个月就都走了。有的企业,现在甚至不得不按小时付工资。我们去年,已经给每位一线工人涨了100多元工资,今年又平均涨了近200元。”
就此事,昨天记者拨打了当地劳动部门电话,但未采访到相关负责人,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