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心和:内外需求上升及原材料紧缺系制约纺服出口的主障碍
发表时间:2010-10-28    作者:蒋心和 发表评论

  人民币升值预期虽是困扰广大出口企业的难题,但在日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上,记者发现,当下不少企业感到最痛的,不是汇率变化,而是棉花、化纤等原材料涨价。

  上海新浪泽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丝绸面料生产出口企业。展位上,五颜六色的丝绸面料非常好看,不过外销员罗小姐的脸色却有些凝重。她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以来的一年内,丝绸面料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白厂丝,价格已翻了一番,目前每吨白厂丝市场价已超过34万元人民币。尽管公司拥有自己的工厂,但因面料出口价格根本赶不上原材料涨价幅度,所以出口基本上无利可图。她说,相比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对企业造成的损伤更大。

  地处浙江兰溪的金梭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牛仔布面料及服装的大型纺织企业,年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据该企业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业务员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有些不敢接单,因为棉花棉纱等原材料涨价太快,涨价造成成本上升,外商不愿承担,自己又消化不了,因此只能少接单。以棉纱为例,今年8月份每吨价格3.5万元,现在是4.4万元。眼下棉纱几乎是一天一个价,一涨就是1000元到2000元,让人心惊肉跳。

  据参加纺织面料展的一些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介绍,原材料涨价之所以成为当下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最感头痛的事,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失衡。在国内,尽管今年棉花收购价上涨幅度较大,但棉农得到的实惠并不多,因此棉农种棉积极性没有明显提升。此外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国内棉花产量将略有减少。国际市场上,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国美国棉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而全球第二大棉花种植国印度今年颁布出口限令,棉花主要种植国之一的巴基斯坦今年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使棉花产量锐减。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棉花供应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国,对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去年我国棉花进口量约占全球的1/3。而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到9月,我国服装出口934.88亿美元,纺织纱线和织物出口563.27亿美元,分别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同期7.35%和12.97%。国际国内需求上升和纺织服装原材料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面料等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并有可能在一定年限内影响我国纺织业发展。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