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201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而当前一直产生作用的内外因并未消除,2010年年末开始的人民币新一轮升势已然预示着2011年人民币的升途漫漫,继续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调控政策。
1月4日,2011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上行12个基点,再度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连续第10个交易日升值,创下了2005年汇改以来对美元最长的连续升值纪录。纵观201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而当前一直产生作用的内外因并未消除,2010年年末开始的人民币新一轮升势已然预示着2011年人民币的升途漫漫,继续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调控政策。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来源于国际社会。由于美国近期经济状况转好,并且中期选举已经结束,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态度稍有缓和,但长期看,美国仍将逼迫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近期,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在“推特”上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会继续施压中国让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期间,“金砖四国”成为全球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后危机时代,巴西率先就人民币币值问题向中国发难,巴西新任总统罗塞夫4月将访问中国,届时她将提出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据悉,罗塞夫计划采取激进的手段来帮助本国产业,如对包括来自于中国的商品提高关税以及税惠等措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文表示,不少美国政客和学者一直对人民币汇率强行施压,以挽救美国的贸易失衡。今年这一压力很可能还会加大。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因则是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与经济政策。
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其中直接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则是我国进出口与外汇储备状况。据海关统计,1至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贸易顺差为1704.2亿美元,减少3.9%。11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月度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关口。其中出口、进口值同时创新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在进口量和价格上涨的推动下,11月份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进口增速比10月份快速提升12.3个百分点。
显然,外向型经济增长并未充分转变为内生型经济增长,虽然贸易顺差同比持续减少,但由于较大的基数作用,贸易顺差仍处于较大值,而同期外汇储备亦有增无减,经济基本面方面,人民币升值的源动力十足。
而源动力的释放需要汇率制度的配合,虽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1994年以来的一贯政策,但直到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进一步体现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调节功能,此后人民币迈入漫漫升途。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6.6997,一举突破6.7,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幅度超过800个基点。联系当前的连续升值,可以反观出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推动力之强。
经济政策方面,由于2010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通胀隐忧。期间,CPI屡创新高,而在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后,CPI仍未能明显改善。但自此我国进入加息周期,高利率提升了人民币的吸引力,直接从正面刺激升值。加之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展望2011年,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其中,输入型通胀将是物价上行的主要推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以来,购进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上涨,12月购进价格指数出现小幅回落;国际市场上黄金、铜、油、棉花、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创出新高,涨幅可观。面对依旧存在的通胀压力,升值需求更为迫切。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了升值的战略通道。长期看,全球“东升西降、南热北冷”的格局注定中国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国内经济。
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人民币升值可扮演重要角色,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撰文指出,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国累计进口27290亿美元,其间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相当于节约进口成本16497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推动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出口企业产业升级。而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由于我国长期造成的对资源进口依赖和定价话语权的丧失必然导致我国相关基础产品进口成本并不能得到有效降低,因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企业利好有限。人民币升值可以迫使企业调整出口商品构成,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适度减少出口比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危机有所缓解之后,新兴经济体又需面对美日持续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胀和资本流入难题。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对于中国而言,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使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据重要一席。2010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进展良好,2011年人民币适度升值,无疑将增强人民币对境外持有者和使用者的吸引力。
抑制通胀。升值一方面可降低进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特别是减轻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可直接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可阻止贸易盈余上升,减缓外汇流入,进而抑制通胀。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显著扩大,外汇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人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外汇占款再度持续走高,使流动性压力难以根本缓解,而人民币的升值恰好缓解了这一压力,同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11年展望
市场普遍预计,人民币2011年可能升值5%-6%。
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认为,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料可达5%至6%。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扩大至5.0%-6.0%。他表示,在2011年需遏制总需求和减弱输入性通胀压力,以此控制国内物价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会比2010年更大。考虑到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全行业利润率为6.0%,这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上限。
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沈明高表示,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很可能处于3%-5%,理由是国内通胀水平上升、美元的可能贬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三个因素导致的综合结果。
各大知名投行亦纷纷对2011年人民币的升值作出预测,中金公司预测2011年人民币将升值5%,美元对人民币年底可望达到6.34;美银美林预计目前人民币汇率可能被低估3%至4%,2011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有望达6.4。摩根士丹利认为2011年人民币将温和升值,预计首季美元对人民币汇价升至6.5,第二季升至6.4。德意志银行预测2011年人民币升值5%;信银国际预测2011年人民币升值6%。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