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中:香港时尚业为什么那么香
发表时间:2011-02-23    作者:徐乐中 发表评论

  住的海景酒店,正坐落在湾仔码头。楼下就是2港币摆渡就能到对面的海港城。此时正是打折期,商业区里无数人在大牌店门口排队。

  这里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所以,就有了艾敬歌里唱的“香港为什么那么香”的说法。

  在我看来,香港有四香:美食香、钞票香、港口香、名牌香。

  所谓美食香,除了双皮奶、龟苓膏、榴莲班戟等广式甜点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正宗的英式下午茶、法式咖啡厅、意式餐吧……

  作为金融大都会,香港的钞票总是崭新崭新的——我本来以为,汇丰与渣打这两家银行有很大的功劳,他们很勤快地印刷钞票。而事实上,这是整体香港市民的贡献。这里的市民非常尊重货币,他们习惯于把钞票齐整地放在钱夹里面,并不将之折叠或者揉乱。如今,又有了塑料港币流通,让人倍感香港这座城市的时尚与有趣。

  从海景酒店透明的玻璃墙看见外面码头挤满集装箱的货物。一个同来采访的时尚杂志的女编辑说:“看,这里面该有多少香奈儿的香水啊。”

  香港之所以叫做“香港”,并不一定是那些化妆品香。有人说,原因是在古代的时候,这里是作为运输香料的港口。从内陆往印尼、马来等地运输的烹饪用食品香料都从这里上船。

  而今天的世界认识香港,大多并不是因为美食。美食的口味天南海北各有不同,对于更爱川菜的内地人来说,香港大多数美味太清淡了。但是没有人会认为香港的名牌购买环境不够好。所以,香港在今天之所以成为香港的原因是,这里是全球热爱时尚的人们血拼的“香饽饽”之地。

  二战之后,香港商贸日益发达,“香港制造”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红遍全球。欧洲各种时尚品牌对于香港制造业具有很深的依赖。与之同行的是香港设计师群落的崛起——邓达智、马伟明、刘家强、尹泰尉、张天爱、张路路……这些是在后“香港制造”时代被大家认识的设计师。他们以明快得如同热带鱼的斑驳色彩、对各种素材与工艺手法的驾驭能力、对潮流的把控能力、对中国元素的热爱与对西方生活的熟悉,在时尚创新方面游刃有余。

  香港设计师的作品大多薄脆,可能是因为这里没有寒冷冬季的生活方式,但香港时装周上却有青年设计师创作表演赛——这个长达三十多年的传统项目是培养香港时尚生力军的平台。1997年以来很多内地年轻设计师也在这里展现才华。

  香港时装周上的开场节目“华丽秀”,去年是由内地著名设计师郭培和谢锋担纲,今年由北京设计新秀王培沂挑起大梁。这些熟悉的设计师面孔与带着浑厚之风的作品让我这样一个来自北京的专业摄影师与香港倍感亲近。正如香港贸发局成衣业咨询委员会主席方刚所说:“以前的香港只代表香港,如今的香港却代表中国。”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