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加剧制造业内迁 中国劳动力争夺战日益激烈
发表时间:2011-02-25     发表评论

  何帅兴(音)在深圳郊外的一处工厂区听着一位招工者的报价条件,然後摇了摇头。

  26岁的何帅兴是河南人,他在春节後从村里回到深圳找工作。但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不是任何工作都接。

  何帅兴说:“找到工作很容易,但找份好工作很难。工资或福利水平并没大幅提高。”他还抱怨,深圳的生活成本太高。

  中国沿海城市工厂出现劳动力短缺并非新鲜事。但如今工人们开始对工作条件更挑剔,何帅兴们不愿到工时长、待遇差的血汗工厂干苦工,而是希望选择他们想要的工作。

  另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内地新建的工厂也展开劳动力争夺大战。

  重庆市近期启动“春风行动”,以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该市将蓝领月薪提高至1,200元左右,并向在当地就业的工人提供每月300元的补助。

  富士康在河南新建一座巨大的代工工厂,制造iPhone等产品,将需要招聘数十万工人。

  安徽省阜阳市近期计划出台发放住房补贴、提供有电视的宿舍及医保等政策,吸引劳动力前往当地新工厂就业。该市950万人口中有四分之一者外出打工。

  部分沿海地区也相应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预计受通胀加剧影响,今年工人工资将进一步提高。
 
  劳动力供不应求

  春节假期过後,浙江义乌举行多场人才招聘会,雇主挥着纸板、高喊着工资条件招工。但找工作者寥寥,雇主人数似乎比求职者多出很多。

  其他招工者则前往火车站,抢先迎接农民工归来,把他们送到工厂门口。化妆品厂的招工者王夏(音)说:“去年,我们很快就给厂里带回满车的工人。”

  但她说到,今年新来的工人的起薪要求吧比老员工高出很多,“这不可能。我们今年已经上调基本工资及福利。今年许多求职者就是到处看看。招工形势非常严峻。”

  渣打银行认为,由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2011-15年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仅为300万人,而在过去数十年间每年新增劳动力约在1,000万人左右。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在研究报告《劳动力缺口:2,500万工人》("Wanted": 25 million workers)中写到:“中国劳动力增长放缓(并随後减少),明显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小工厂倒闭

  尽管出现用人缺口,但受近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许多小工厂不得不低利润运作,不愿改善工人福利,并被迫抬高产品价格。

  部分专家指出,劳动力紧缺将加速产业升级、自动化及整合进程。将有更多劳动密集型工厂倒闭或向内地转移,因为内地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更廉价,这可以弥补供应链不足及交通成本更高的缺陷。

  其它代工厂纷纷撤出中国,转向越南及孟加拉国等成本更低的国家。

  人民币汇率相对较低一度保证了中国廉价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消费者对新经济模式日益重要,则需要更坚挺的人民币、更高的劳动报酬,以缩小城乡差距。

  通胀加剧

  牛仔服装品牌NV创始人之一Anil Mirwani称,其工资成本仅占总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面料成本则高达55-60%。该品牌在美国销售,由广东的工厂代工生产。

  他谈到中国棉纱价格的疯涨时表示:“这太疯狂了。我们是能应付,但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个问题。”

  Esprit及H&M等服装连锁零售商警告称,原材料成本通胀将抬高产品售价,影响平价服装的销售。

  因成本大增,消费商品出口商利丰贸易预期今年中国制造的服装产品在上半年售价至少提高10%。

  温州就业中心一名资深招工者黄宏(音)说:“可能有一小部分人因为薪酬过低而罢工,但更多的人会选择辞职。”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