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后纺企调查:原料紧张与成本上升是最大心病
发表时间:2011-04-25     发表评论

  3月28日~4月6日,日本纤研新闻社以位于东北电力与东京电力管辖范围内的受灾较轻的纺织企业为对象,就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对企业的影响展开了一次问卷调研。

  参与问卷调查的31家企业分属于织布、编织、染色加工、生产型贸易公司、缝制加工厂等多个行业,主要分布在山形、米沢、五泉、见附、栃尾、桐生、富山、栃木、东京、甲府、富士吉田等地区。

  问题1:地震发生后,企业的生产运营是否受到影响?目前的生产情况怎样?

  调查结果显示,31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表示生产经营蒙受损失。从受损的严重程度上来看,岩手县的缝制外包加工地厂房全部倒塌,产品被海啸冲走了约1000件。目前,为了补上这批货,企业正在积极组织、调配原材料供应。另外,在福岛县拥有缝纫工厂的企业由于核泄漏事故致使工厂停产1周。3月21日恢复投产,截止到3月28日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

  山梨县的编织厂家称,由于工人短缺,当地的企业逐渐开始考虑以倒班的形式维持正常生产。新泻县的染色加工工厂表示,地震发生时的震动致使倍捻机出现了停机及断线的情况。但第二天均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大部分企业均已恢复到了正常的运转状态。

  问题2:当前对企业生产运营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受访企业普遍表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与价格上涨是制约生产的最大因素。由于受访企业使用设备的不同,能源供应紧缺对企业的影响有所不同。用燃气代替油料的新泻县染色加工工厂基本上保证了生产加工的正常运行。而使用油料为主要能源动力的染色工厂则出现了为期一周左右的设备停机或限时运转情况,因此受到一些间接经济损失,山形县的染色加工厂就属于这种情况。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后染色助剂及加工剂等产品有可能继续受到灾后物资短缺的影响。很多企业表示已经在联系一些新的供应商,以备不时之需。也有些企业已开始寻找可替代这化学制剂的产品。

  不仅是原材料依赖于于石油的化纤产品,一些天然纤维原料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趋势。富山县的缝制加工行业内人士表示:“受此次地震灾害的影响,橡胶产品及其运费均出现了上扬的趋势。这些都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米泽织布公司称,地震发生后,有些原料的采购都成问题。“现在我们只期望这种状况不要恶化。”编织企业则称,秋冬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与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各加工企业的一块心病。很多企业开始在3月份大量购买原料纱线。各企业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缓解成本压力。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