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今年降息?
发表时间:2011-05-13 发表评论
中国政府经济顾问王建所作的令人注目的断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放缓的速度是否比许多观察人士认为的更快?
王建周三接受路透社(Reuters)采访时表示,中国到年底时将不得不开始下调利率。在通胀担忧仍是新闻主旋律的情况下,他却预测货币政策将放宽松,这肯定有点过早了吧?也许不是。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势不可挡的增长已开始放缓。
瑞信(Credit Suisse)的陶冬表示,他对增长的担忧已超过通胀。他指出,中国的工业产出不断放缓,出口趋弱,住房、房产相关消费品和汽车的销售显著放缓。
这些及其它指标(包括本周的经济数据)的持续下行趋势,可能引发有关繁荣即将告终的忧虑。
陶冬确实提出了一些保持乐观的理由:通胀相对较低,经济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当前的消费繁荣仍将持续几年。
而且,从中国的一贯表现看,“放缓”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说法。瑞信只是预期增长将降至可观的9%,而且比此显著悲观的人并不多。
这样的放缓是否足以引发降息?看好中国的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在周四表示:“我猜测中国的GDP增幅将降至8%左右。如果我说对了,那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某个时候,中国的通胀将不再是问题,将回落至4%左右。而中国央行将能够停止收紧货币政策,从此我们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
但是,此话的假设是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胀也出现减速。如果通胀不减速呢?如果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飙升,推动国内价格上涨,触发第二轮效应,尤其是大于预期的加薪呢?那时中国官方将面对一个更为棘手的挑战。降息不会像王建说的那么快。
王建周三接受路透社(Reuters)采访时表示,中国到年底时将不得不开始下调利率。在通胀担忧仍是新闻主旋律的情况下,他却预测货币政策将放宽松,这肯定有点过早了吧?也许不是。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势不可挡的增长已开始放缓。
瑞信(Credit Suisse)的陶冬表示,他对增长的担忧已超过通胀。他指出,中国的工业产出不断放缓,出口趋弱,住房、房产相关消费品和汽车的销售显著放缓。
这些及其它指标(包括本周的经济数据)的持续下行趋势,可能引发有关繁荣即将告终的忧虑。
陶冬确实提出了一些保持乐观的理由:通胀相对较低,经济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当前的消费繁荣仍将持续几年。
而且,从中国的一贯表现看,“放缓”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说法。瑞信只是预期增长将降至可观的9%,而且比此显著悲观的人并不多。
这样的放缓是否足以引发降息?看好中国的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在周四表示:“我猜测中国的GDP增幅将降至8%左右。如果我说对了,那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某个时候,中国的通胀将不再是问题,将回落至4%左右。而中国央行将能够停止收紧货币政策,从此我们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
但是,此话的假设是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胀也出现减速。如果通胀不减速呢?如果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飙升,推动国内价格上涨,触发第二轮效应,尤其是大于预期的加薪呢?那时中国官方将面对一个更为棘手的挑战。降息不会像王建说的那么快。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