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西方通胀之虞暂退
发表时间:2011-05-20     发表评论

  警告人们当心发达世界通胀的经济学家,有点儿像担心吃到超速罚单的小型车车主——要是他们的经济能增长那么快,他们只会乐得合不拢嘴。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通胀。自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采取的极低利率,应该会立即引起通胀。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也应迅速上涨。

  到本月初,市场似乎已经认定,通胀已是一种迫在眉睫的风险。欧洲央行(ECB)进行了一次加息;银价位于30年高点;通胀预期也开始明显抬头。两周前,美国源自通胀保值债券(Tips)市场的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breakeven inflation rate)达到2.7%,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点。德国的这一数据也达到了2.3%的峰值。

  但此后,欧洲央行开始在措辞上有所克制,大宗商品指数也大幅下跌。美国盈亏平衡通胀率下降了13%,至2.3%,约为危机前数年的平均水平,而德国的通胀预期也有所回落。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都是市场自身决定的;大宗商品价格也是通胀指数的组成部分。但投资者似乎还在关注劳动力市场数据。

  在最大的几个西方经济体,工资水平均增长乏力。在美国和法国,平均年薪增长正缓慢下降。在去年工资压力上升得令人不安的英国,今年这种压力已有所缓和。工资数据更无规律可循的德国,工资增长似乎是在提升,但该国的起点较低。这几国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都趋于2%上下——这并不能构成通胀螺旋。

  经济逻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在现实中兑现。但投资者有理由放弃以下观点:通胀再度抬头已是既成事实。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