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林:新型纺纱技术实现“三多”的纱线开发具备强大功能
发表时间:2011-05-26    作者:徐卫林 发表评论

  目前大部分短纤维纱线纺制是通过环锭纺技术来完成,但是在纱号的极限、纱线的花色品种以及纤维原料的适应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局限。第一方面,开发新的纺纱技术使更多纤维原料有更好的可纺性能是纺织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技术纺织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方面,随着服装面料向轻薄化方向发展,许多现有原料如麻纤维、毛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特细号纱的纺纱技术是目前国际研究开发的热点,使用优质的纤维材料纺制出更优质的纱线,使低级麻纤维原料实现高附加值。第三方面,各种纤维本身性能有一些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因此基于纤维的一些性能互补及终端产品的多方面用途的需要,多种纤维混纺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纺织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

  嵌入式纺纱系统中有4组纺纱组分,通过变化各组分的花色、原料品种、各组分喂入量、喂入张力以及组分的位置等方式,可以实现多品种、多组分、多花色的纱线纺制,使得细纱机突破了传统概念,进行多花色品种纱线的开发和纺制,为多组分纤维原料混纺开发打下良好基础,为多风格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多维的创新空间。

  目前,嵌入式复合纺纱设备研究和改造方面的进展情况良好,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嵌入纺纱设备及改造在毛纺之外的领域应用也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际产品开发,棉、毛、丝、麻、汉麻、木棉等短纤维以及涤纶、锦纶、蚕丝等长丝所组成的多组分嵌入式混纺产品在质量方面和性能方面的表现,也证明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在实现多品种、多组分、多花色的纱线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在实现多品种、多组分、多花色的纱线开发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