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真维斯的名字挂在清华美院大楼前是很好的结合点
发表时间:2011-05-27    作者:夏荷 发表评论

    著名服装企业真维斯,跃然冠名清华的第四教学楼。这一事件近期在各个媒体和社会人士中广为传播。

    清华,一直是高等学府的风向标,冠名不但让企业满足了资助高等学府的心愿,也让大学在资金上获益,但为何惹来如此大的争议呢?该怎么看待这个并不算新鲜事物的“新鲜事物”呢?

    如今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官网上,已公布有14个院所、实验室和楼宇等筹款项目也给出了冠名费,金额共计7.5亿余元人民币。

    支持方的论点是这样的:若说以捐助公司及商业机构的名字命名,国内外早有先例,清华肯定不是第一家。用一个原本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教学楼名,换来一笔真金白银的资助,也未尝不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只是效益最大化的运作案例。

    反对方也同样据理力争:纯洁校园空气、保持校园的纯正学风、安守市场潮汐下最后的净土、为读书人保留最后的精神家园等等,同样的振振有词,同样的有理有节。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说:“我不反对企业冠名大学的教学楼,但我觉得,基于教学楼的特别身份和大学特定的人文环境,这种冠名,应该与大学的整体氛围相和谐的,浑然一体的。”

    不少网友很反对清华这么做,觉得大学的教学楼让企业冠名很丢脸。笔者认为大学的教学楼像这样的商业冠名是可以的。大学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它也要食人间烟火,它维持运行也需要大笔费用的。大学也会缺钱,缺钱怎么办?不能总伸手跟政府要,如果涨学费的话,大家又要喊“读不起书,上不起学了”。那就只能跟企业去合作了,怎么合作呢?既然合作,就得给人家利益,就得是互利互惠,因而,不要对冠个名就有什么心理障碍,就认为大学被商业化玷污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多赢的事。

    笔者不反对企业冠名大学的教学楼,但我觉得企业的产品应该与大学浑然一体,融入大学之中,而不能格格不入。比如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楼,就是企业赞助的,叫宏盟楼,这是一个广告传播集团的名字。显然,广告跟新闻是有关系的,而且“宏盟”这个名字也比较有内涵。

    “真维斯楼”明显的商业化了,无论是名字,还是企业产品,都跟教学楼没多大关系。所以,清华的学生就恶搞:是不是咱清华以后还有班尼路楼、三九胃泰楼……

    这样的论调让很多人的骂声低了下来,但仔细历数,如今国内被冠名的建筑物并不仅仅是真维斯楼,我们可以一起盘点一下国内那些被冠名的知名建筑。

    万事达国际组织日前在北京宣布,获得曾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馆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冠名权,冠名期限为5年。五棵松体育馆因此成为第一家获得冠名的北京奥运会场馆,也是北京第一座进行商业冠名的体育场馆。今后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将正式改名为“万事达中心”。

    自2010年起,在上海除了万人体育馆,大舞台这些大型场馆之外,又多了一个世博文化中心,又名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奔驰公司将此次的冠名权作为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这样的现象,曹林说道,如今许多城市都在经营城市,把路名拿出来拍卖,许多地方根本不管是什么企业,给钱就可以冠名。

    在众多的骂声中,其实企业和大学本身都没有太大的过失,这预示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到了这一步。这不过是将幕后资助换到了台前而已,很多企业都是给大学做过默默捐助的,只是这些捐助没有公布数字。

    或许曹林说得对,真维斯的名字挂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系的大楼前,将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