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智库把脉世界经济 六大风险制约复苏进程
发表时间:2011-06-26    作者:俞岚 发表评论

  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冲击已过,但全球经济的天空尚未放晴。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来自海内外知名智库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复苏的道路将充满坎坷。

  “如果说2009年国际贸易的大幅下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第一次冲击波,由美元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可能是第二轮的冲击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第一次冲击波使全球贸易下降了三成以上,第二次冲击波可能会使人们手里的美元资产被吞噬掉三分之一以上,其破坏性影响更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谷源洋也认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在上升”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六大风险和挑战之一。其它五大风险分别为:美欧失业率高企、各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主权债务增长和危机持续以及贸易和投资摩擦升温。

  今年发生的两大突发事件——日本的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和西亚、北非的战乱,则进一步增加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保拉•苏巴齐说,“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还不是很清晰”。

  眼下,发达国家增长疲软已是“板上钉钉”。美联储今年上半年两次调低了美国经济增长率预估,日本经济的恢复仍需时日,而欧元区的危机还在蔓延。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正越来越多地承担着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担。

  “中国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郑新立认为,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这五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这当中,又以中国的作用最为显著。

  对于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与会专家颇为认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尤里•达杜什表示,尽管近来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还是很强大的,“中国的崛起将会是世界经济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针对世界经济的困境,智库专家们开出了各色“药方”。尤里•达杜什认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在2014或2015年退出,“紧缩应该来得更早些,而不是来得更迟些”,因为“等的时间越长,遇到的风险可能会越大”。

  郑新立认为,中国、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再加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将会是全球经济尽快走向稳定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遵义(专栏)就中国的通胀问题说,其根源在于农产品(15.98,0.81,5.34%)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要遏制通胀,就必须尽量稳定这两个市场的长期供需,并通过政府储备、购买和销售等行为稳定通胀预期。他强调说,在治理通胀问题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起不了作用的,急需用政府“看得见的手”来调控。

  谷源洋则提醒说,在抑制全球通货膨胀的时候,不要忘记打击投机。“因为根据欧佩克的统计,每桶油价当中有20到30美元来自投机行为。”

  这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表示,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将逊于去年,但阶段性的减速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到来。他估计,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但是从复苏阶段走向扩张阶段“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稿件来源:中新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