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防止荒谬消费数据扭曲奢侈品进口税制
发表时间:2011-08-25    作者:梅新育 发表评论

  在全社会掀起巨大波澜的奢侈品进口关税之争中,降低奢侈品进口税支持者的主要论点是可以借此降低洋品牌奢侈品国内售价,缩小、消除其境内外零售价的显著差额,据说这将消除对国内消费者的歧视,并将赴海外采购者的购买力留在国内。

  世界奢侈品协会(WorldLuxuryAssociation)今年6月9日发布2011年度报告,声称中国内地2010年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达107亿美元,同时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近500亿美元,比国内市场消费额高近4倍之多,并据此判断是国内外价差导致中国奢侈品消费严重外溢,是笔者迄今见到的支持上述论点的最强有力论据。然而,只要与可信度更高的中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对照,就不难发现世界奢侈品协会上述数据是荒谬不合实际的,由此推断出的应当降低奢侈品进口税率结论相应也不能成立。

  在《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当年旅游服务进口额为548.80亿美元。按照编制《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所依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第十二章“旅游”的定义,旅游服务主要包括旅游者(包括因公和因私)在一经济体停留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从该经济体所获得的货物和服务。当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人数合计5738.6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5150.8万人次。假如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报告声称的2010年中国旅游者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500亿美元的数据成立,那就意味着上述5738.6万人次出境者在境外除奢侈品消费以外的支出,外加在非欧洲地区购买的奢侈品消费合计只有48.80亿美元,平均每人次85.04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575.67元。但这样一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因此上述在欧洲市场旅游购物消费奢侈品500亿美元的数据必定夸张了很多倍。既然如此,为了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千分之几,且受益者仅仅是中国国民的一小部分,而要承担损害国内产业发展、减少关税收入和激化国内因收入分配严重失衡而造成的社会不满等风险,这样的政策思路显然是不合理的。鉴于在没有降低奢侈品进口税的条件下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速仍然在全世界数一数二,降税的思路就更不可取了。

  国内外高收入消费者希望便利自己的消费,奢侈品生产者、经营者希望扩大自己的业务,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他们需要认清并取舍,自己是要可持续的消费享受,还是短期、不可持续的消费享受?是要一个持续扩张的市场,还是一个一度急剧爆发然后因为种种经济、社会乱局而持续萎缩的市场?至于以荒谬的数据扭曲决策,那就更不可取了。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