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遏制成本过快上涨对沿海地区调结构具备关键意义
发表时间:2011-12-14    作者:邹蓝 发表评论

  区域经济和企业成本的提升,在通讯和航空开始全球联网的二战后,对全球产业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美国的服装产业,起初转移到日本,然后再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转移到中国的沿海地区。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多种制造业,也纷纷迁移到东亚,尤其是中国沿海地区,因而东亚东南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随着财富的积累,工薪和相关福利的水准也在提高,也因为如此,中国版图内,21世纪初期已经开始出现相当规模的沿海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还有外资以及国内企业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但是双刃剑效应则是,经济和企业成本的全面上升,会迫使相关地区的产业和经济要作痛苦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效率提升,而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短期的失业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近期路透中文网消息“新加坡海外人员生活成本首次超香港”报道说,据一项新调查,作为海外人员在亚洲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排名首次超过竞争对手香港。调查显示,新加坡当前为排名第六的海外人员生活成本最高地区,较一年前上升了两位。香港的排名从第六降到第九,位居北京和上海之后。而东京再次位居海外人员在亚洲生活成本最高城市排名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名古屋、横滨、神户和首尔。

  该调查ECA的代表称,“虽然新加坡排名上升不太可能阻止企业向这里派遣员工,但的确意味着向该地派遣员工的成本将上升。”“从派遣员工的成本看,这可能削弱新加坡相较于亚洲其他城市所拥有的成本优势。”ECA调查每年进行一次,用一揽子日常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统计,其中不包括住宿、公用设施、交通及学费等通常由雇主单独提供的项目。

  根据该报告,日本东京重返第一位,主要是因为日元近期的升值。在过去12个月中,日元相对美元升值20%。新加坡提升两个位次而位居第六,也是因为新元强劲增值,商品和服务一揽子统计涨价5.7%。一年前同样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新加坡购买成本比香港低1.7%,而现在高8.5%。

  在产业竞争全球化并且激烈化,同时面对欧美日经济同时处在萧条中的大环境下,一个百分点的利润或成本提升,可能就能决定企业的命运,或者促成企业迁移的决策。

  回归以来,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大都会以及亚洲金融中心,其生活成本和企业成本一向高居中国城市榜单的榜首,而现在,北京和上海都已经排在了香港之前。这个状况表明,大陆沿海地区的生活、经济以及企业成本上升过高过快。在地方政府和企业还没有充分准备好的这个时期,如此涨势削弱了地方竞争优势,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当然,这也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新的机遇。

  遏制成本的过快上涨,能给沿海地区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和稳定,也有关键意义。

稿件来源:深圳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