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政部推迟发布汇率报告 称将评估“汇率”进展
发表时间:2012-04-15     发表评论

  美国华盛顿时间4月13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说,将推迟发布半年度的针对主要贸易对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说,推迟发布上半年汇率报告是为了在近期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后评估进展,这些会议包括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以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即将于4月16日至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2011年5月9日至10日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美双方商定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年在中国举行,但具体时间未定。
 
  “巧合”的是,北京时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中国央行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将缓解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贸易伙伴国对于中国汇率政策的指责。
 
  美多次“威胁”未成现实
 
  依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每年要分两次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操纵汇率政策以获得不公平贸易优势的报告,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的贸易伙伴,将受到美国的贸易惩罚。报告通常分别在每年4月和10月发布,但近年来,财政部经常推迟发布该报告。最近的一次汇率报告于去年12月27日发布。
 
  可查资料显示,自1989年起发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其依据是美国的《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案》。该法案第3004条规定,报告必须考虑各国是否为了“防止实际国际收支状况发生调整,或为了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操纵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
 
  美国财政部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对于“汇率操纵国”的界定有多方面而严格的标准,规定了一系列判断的依据和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了6项内容:贸易与经常项目收支情况、持续单边的大规模外汇市场干预、外汇储备的骤然增长、资本项目控制及限制国际支付、本币低估及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本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增长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明确禁止汇率操纵的行为。但美国财政部要给中国贴标签,技术上要对比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外汇储备总额、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额在该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并不能随心所欲。
 
  为了应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近年来美国财政部曾多次威胁称要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希望以此胁迫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做出让步,但迄今为止还并未将这种威胁变为现实。
 
  最近报告仍施压人民币
 
  在去年12月27日发布的最近一次汇率报告中,虽然美国财政部得出了“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的最终结论,但报告中也不乏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言辞:“人民币升值步伐过于温和,迄今为止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足,并表示将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步伐,促使中国向更大汇率灵活性方向调整政策。”
 
  不过,这份报告发布后,引发了美国制造业和许多政客的不满。去年12月27日美联社报道说,该结论立即点燃了美国制造业的不满情绪,美国许多制造商认为,人民币汇率至少被低估40%。美国制造业联盟执行董事斯盖特·保罗对报告结论发出质疑。“我对奥巴马6次否认中国操纵汇率的决定感到失望,”他说,“这个结论会导致美国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流失。”
 
  除了制造业,美国国会施加的压力更大。日益倾向于保护主义的议员,将人民币汇率视为造成美中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多次敦促财政部指认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以借此向中国采取贸易报复性行动。
 
  然而,美国政府对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有顾虑。列入“汇率操纵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指控,这一旦成为现实,意味着将会激化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这对于中国或者美国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压力。
 
  中国输美产品连遭双反
 
  尽管至今美国财政部尚未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但近期美国方面连续对中国产品发起“双反”和“337调查”,频率相当罕见,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最新一起贸易救济行动是,美国华盛顿时间4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拉制水槽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由此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此类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
 
  就上述美国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举动,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