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又打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何涛声依旧?
三年来首次降息的新闻刚刚在舆论上立稳脚,就迅速被央行允许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举措抢占了风头。
6月7日央行宣布,从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这意味着已实施8年之久的“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制制度被撕开了口,而这一举措迅速被解读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正式启动。
“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调整最大的意义就是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市场化竞争的程度。”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李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一的降息,并不能满足管理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意愿。”
允许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浮动,以吃利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银行业率先承压。按照规定,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3.5%下调0.25%应降为3.25%,但如果按照给出的上浮1.1倍的利率,存款利率可以变为3.575%,比降息前的3.5%还要高于0.075%。
事实就是如此,降息后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不降反升。据悉,在开放存款利率的首日,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银行率先先行,将利率上调为3.5%,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则保持观望,将利率降为3.25%,但一天后,中小股份制银行就纷纷行动,将利率上调为3.5%,甚至有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将利率上调为3.575%的上限。
在储户拍手称赞、银行业承压之际,有分析人士表示,本次贷款基准利率下限降低,对于一些小微企业主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本次央行调低基准利率下限,也给了银行更大的调价空间,现在贷款利率最低可在现行6.31%基准上再打8折。而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意味着贷款价格降低,这对刺激贷款需求提升,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都有好处。”
甚至有一位从事豆制品生产的小微企业主算了笔账,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后,自己每年贷500万元,一年下来能少还1万多元钱,可以减轻一些压力。
但李炜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是浮动百分之几的利率所能解决的,“能不能有效地借到资金,价格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中小企业贷款的收费和准入门槛比较高,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来看,在资金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银行业利差的减少将消弱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息后,大多数银行选择的一年期定存利率是原利率甚至是略超出原利率的1.1倍上限,因此,银行的资金成本实际上是有所上升。这就意味着,银行贷款定价并不会因为降息而显著下降。
经专业人士计算,存款利率上浮后,银行的利差空间从3.06个点(6.31%-3.25%)降低到1.473个点(5.048%-3.575%),这对银行来说意味着要付给存款者更多的利息。为保持利润,贷款利率下调的新规在执行中难免会打折。
此外,在经济复苏不明朗,银行对企业经营形势悲观的大环境下,企业慎贷、银行惜贷的现象难以避免。最好的例证就是,最近几个月中长期贷款占比一直很低。
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倪金节甚至悲观地预计,这一次降息,不足以解决中小企业、民企的资金紧张问题,只会降低地方政府和国企的财务负担,同时刺激他们肆意举债的热情。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是调整利率可以解决的,关键取决于整个市场的环境。”对此李炜呼吁,要解决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评估机制,培育银行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文化氛围。
今年年初以来,为刺激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先后开闸放水,决策层的决心和意图一目了然,但这些放出的水是否能够按照预期流向资金链几近断裂的实体经济,仍令市场担忧。
6月7日央行宣布,从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这意味着已实施8年之久的“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制制度被撕开了口,而这一举措迅速被解读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正式启动。
“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调整最大的意义就是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市场化竞争的程度。”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李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一的降息,并不能满足管理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意愿。”
允许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浮动,以吃利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银行业率先承压。按照规定,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3.5%下调0.25%应降为3.25%,但如果按照给出的上浮1.1倍的利率,存款利率可以变为3.575%,比降息前的3.5%还要高于0.075%。
事实就是如此,降息后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不降反升。据悉,在开放存款利率的首日,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银行率先先行,将利率上调为3.5%,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则保持观望,将利率降为3.25%,但一天后,中小股份制银行就纷纷行动,将利率上调为3.5%,甚至有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将利率上调为3.575%的上限。
在储户拍手称赞、银行业承压之际,有分析人士表示,本次贷款基准利率下限降低,对于一些小微企业主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本次央行调低基准利率下限,也给了银行更大的调价空间,现在贷款利率最低可在现行6.31%基准上再打8折。而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意味着贷款价格降低,这对刺激贷款需求提升,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都有好处。”
甚至有一位从事豆制品生产的小微企业主算了笔账,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后,自己每年贷500万元,一年下来能少还1万多元钱,可以减轻一些压力。
但李炜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是浮动百分之几的利率所能解决的,“能不能有效地借到资金,价格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中小企业贷款的收费和准入门槛比较高,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来看,在资金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银行业利差的减少将消弱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息后,大多数银行选择的一年期定存利率是原利率甚至是略超出原利率的1.1倍上限,因此,银行的资金成本实际上是有所上升。这就意味着,银行贷款定价并不会因为降息而显著下降。
经专业人士计算,存款利率上浮后,银行的利差空间从3.06个点(6.31%-3.25%)降低到1.473个点(5.048%-3.575%),这对银行来说意味着要付给存款者更多的利息。为保持利润,贷款利率下调的新规在执行中难免会打折。
此外,在经济复苏不明朗,银行对企业经营形势悲观的大环境下,企业慎贷、银行惜贷的现象难以避免。最好的例证就是,最近几个月中长期贷款占比一直很低。
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倪金节甚至悲观地预计,这一次降息,不足以解决中小企业、民企的资金紧张问题,只会降低地方政府和国企的财务负担,同时刺激他们肆意举债的热情。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是调整利率可以解决的,关键取决于整个市场的环境。”对此李炜呼吁,要解决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评估机制,培育银行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文化氛围。
今年年初以来,为刺激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先后开闸放水,决策层的决心和意图一目了然,但这些放出的水是否能够按照预期流向资金链几近断裂的实体经济,仍令市场担忧。
稿件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