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中国降息发出什么信号?
发表时间:2012-07-06     发表评论

  中国经济一直是一个棘手的课题。评估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实体经济的状况并不容易。周四,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利率。这是不到一个月来的第二次降息。基准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超出存款利率降幅,而且各银行将拥有以相对于基准利率的更大折扣发放贷款的选择权。此举意在提振放贷,原则上对大宗商品投资者应当是利好消息。
 
  但现实是,今年大宗商品和机械需求与最终用途关系不大。今年头五个月,中国的铜进口飙升逾一半,钢材需求也保持强劲。然而工业产出增长放缓至仅仅10%。就在消费增长趋缓之际,大豆进口表现强劲。这两个趋势的原因都在于,任何具有货币价值、可以储存的东西,都被用作抵押品来申请贷款。然后,交易商将资金输入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短期放贷,以求获得更高的回报。
 
  中联重科(Zoomlion)和三一重工(Sany Heavy)等工程机械制造商已感受到这些趋势的影响。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但它们的销售仍在飙升。现金拮据的客户需要拿到机器,以便将其用作抵押品来申请贷款,而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持企业运转。投行杰富瑞(Jefferies)指出,今年首季度中联重科(依靠提供信贷)销售的机器中,有一半从未开动过。
 
  对短期融资的需求也体现于正式放贷的构成。总体贷款需求并未下降,但重心已转向短期借款。工业界正将短期资金用于滚转债务和提供营运资本,而非生产性的投资。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利率降低、正式银行体系的贷款更易于获得,中国大宗商品套利交易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特殊性意味着,放松货币政策永远不会是一个买入信号。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