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依靠出口驱动增长已成往事
发表时间:2012-07-11     发表评论

  数据解读

  6月份进口增速的掉头向下,显示出内需市场并未被有效激活,优惠政策造成的进口激励已经开始消退,而6月份通胀数据超预期下跌至2.2%,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据海关统计,6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86.9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出口1802.1亿美元,增长11.3%;进口1484.8亿美元,增长6.3%;贸易顺差317.3亿美元,扩大42.9%。

  数据显示,6月份进出口增速均较上月有所回落,其中进口增速的回落幅度较市场预期更大,此前,市场对进口增速的预测均值约为11.5%,而实际数据仅为预测值的一半。这也给因5月份外贸数据意外走高而欣喜不已、认为外需正在恢复的观点泼了一盆冷水。

  事实上,此前一些数据已经暗示了进口增速可能不及预期。例如,6月官方PMI中进口指数为46.5%,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已经反映了国内需求的疲软。另外,6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较为明显,带动了进口价格的下降,这也可能是造成进口超预期回落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外贸月度同比数据通常波动较大,且今年5月外贸数据异常走高,用1-5月的外贸数据和6月数据进行比较更能反映真实的外贸趋势。总体上看,6月11.3%的出口同比增速好于1-5月的8.7%,进口增速则略低于前5个月的6.7%。看上去外贸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好转,但是如果参考韩国、中国台湾等上游经济体的外贸数据,会发现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实质上还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下半年出口同比增速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另外,一般认为进口数据能够更多地反映内需的变化,6月份进口增速的继续回落,暗示了国内需求的疲软。事实上,整个4-5月份,政府密集推出了多项针对商品进口的优惠关税政策,虽然决策层的目的是通过特定方向上的鼓励进口,从而对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进行主动的“商品干预”,淘汰那些落后的经济成分,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有意无意地促成了中国进口商品的一段“繁荣期”。6月份进口增速的掉头向下,显示出内需市场并未被有效激活,优惠政策造成的进口激励已经开始消退,而6月份通胀数据超预期下跌至2.2%,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尽管6月份进出口双双下滑,但官方对外贸形势的态度仍然乐观,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呈现低位回稳态势,全年对外贸易可望实现10%的预定增长目标。此前,商务部相关人士也多次表达了对出口在年内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从而实现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目标的信心。

  总体上看,出口状况还是偏弱。研究人士认为,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难补上,美日欧现阶段陷入了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的总需求不足状态。而中国自身由于劳动力工资上涨、早前人民币升值、传统优势产品市场空间被挤占、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等原因,很难再像危机前一样依靠出口来驱动增长。

  从近期媒体报道情况来看,珠三角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大量的企业由于过剩的产能而纷纷面临破产关门的境遇。除非中国经济能够找到结构性调整的节奏,否则中国产能过剩的危机依然会维持,将多出的产能维系在出口方向上,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莹(上海 学者)

稿件来源:新京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