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再见,高速增长
发表时间:2012-07-13     发表评论

  我们将愉快地接受gdp速度下降,前提是,经济结构好转,带来全民福祉,带来未来百年的社会、经济健康。

  中国经济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三大红利已经耗散,经济结构必然经历紧缩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高速增长期,幸运的是,当一个红利消失后,必然伴随着另一重红利的诞生。农村包产到户、生产效率的红利逐渐消失后,农民朋友进城成为庞大而低廉的劳动力大军,低端制造业由此起步;中国国内的低端内需逐渐饱和后,随着国际市场的打开,中国融入全球贸易链,成为世界车间。失衡的结构不可能不动,当世界经济因次贷危机陷入崩溃,出口、劳动力、货币红利同时消失。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谁也无法阻止经济结构转型。中国无法靠一己之力维持原有的经济模式,第一大出口地欧盟陷入债务危机,美国的制造业开始逐渐回流,机械取代人工蔚为一时趋势。建立在出口与投资基础上的中国产业结构出现倾斜,本已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在短时间内,全部从冰山之下浮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伴生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却未形成明显的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出口赚取的外汇形成庞大的资产泡沫,资产红利的攫取者由权贵、特殊的垄断行业人员等组成,大部分投资者进入泡沫场,又在泡沫场中失去财富。最直观的表像是,作为中国经济冷热温度计的用电量、财政收入等数据大幅度下降。

  应对目前的经济困境有两种办法。

  或者,竭力维持原有的增长体系,在投资与出口的温床上再多呆一些时候。中国政府不仅需要推出进一步的刺激政策,还需要加紧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使这些国家的财政部与央行,共同实行财政刺激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可以在短期内回暖,投资者可以暂时遗忘债务危机,但未来将迎来滞胀的灾难,必须靠强刺激换来短暂的发展。

  或者,在维持基本经济增速的过程中,进行痛苦的结构性调整,垄断行业的薪酬不再一枝独秀,资金掮客与资产造假者不再成为令人羡慕的既得利益阶层,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公民保障水平的均等化,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普遍提振内需,取代奢侈消费与低端消费的两极分化,中国的经济才能在公平市场的基础上,摆脱权贵魔咒,向现代文明社会迈出关键一步。 

   第一种办法是饮鸩止渴,短暂的欢愉的结果是长期的痛苦;第二种办法是治本之术,在阵痛之后有可能使中国走向公平的国强民富的现代社会。在中国百年现代文明的追逐史中,屡次跌入战争、权贵经济的泥潭,是时候跳出泥潭、走向新生了。

  要强调的是,维持基本的秩序与经济增长是转型的前提,失去基本秩序的社会、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社会不可能有转型空间。越来越多的事实与数据在提醒我们,原有的矛盾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转型刻不容缓。

  转型就在当下。

稿件来源:凤凰财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