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中国经济三季度见底?
发表时间:2012-07-23     发表评论

  现在,不少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三季度见底。这种预测的可信度有多大,是一个问题。就在几个月前,几乎同样数量的经济学家曾经预测中国经济二季度见底。

  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底部,需要依次回答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下滑?第二,中国经济能否自动修复这种下滑?第三,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来自哪里?第四,复苏的动力什么时候会释放出来?

  两种分析方法会得到不同的两组答案。

  第一种是教科书式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只关注宏观总量的周期性变化,不在意微观和体制层面的变化。这个视角的分析得到的结论大致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就像海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中国经济不过是在经历繁荣之后的衰退而已;

  第二、中国经济当然能够自动修复增长率的下滑。经济繁荣之后自然会有衰退甚至萧条,之后经济会自然而然地筑底,然后会再度繁荣;

  第三、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来自市场。市场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就像其他发达经济体一样;

  第四、复苏的动力在衰退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当复苏的动力能够抵消下滑的动力的时候,中国经济就见底了。

  但是,即使在美国和欧洲,这种无视微观与体制变量的纯宏观分析方法也时常出错。在“半市场半统制”(吴敬琏语)的中国就更不适用。联系中国当前的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又可以得出下面一组结论: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是在出口导向型的增长道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很可能已经降到6%以下。在成功转换增长道路之前,中国经济在旧的路径上不可能继续高增长;

  第二、中国经济尚无足够能力自动修复当前的下滑。尽管市场力量推动着中国经济转换增长道路,但是来自“半市场”的推动力量被来自“半统制”的阻力抵消掉了,无法自动修复经济下滑;

  第三、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来自于政府。无论是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短期增长,还是加快增长道路转换、保长期增长,决定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上;

  第四、经济复苏的动力将在政府采取行动之后释放出来。中国经济何时复苏,取决于政府何时采取保增长的行动。当政府认为短期的低增长不可容忍的时候,会保短期增长;当政府认为长期的低增长不可容忍的时候,会保长期增长。

  如果政府三季度不采取足够有力的行动保增长,那么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很有可能低于7.5%,加之9月份的CPI成为负数是大概率事件,这样的“双低”数据很可能引发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保增长。这样的行动会让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回升,从而让三季度成为本轮增长的底部。换言之,中国经济三季度见底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HK)独立董事。著有评论集《见证通胀:动荡世界中的中国利益》。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或者搜狐微博和作者联系。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