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生:服装品牌和终端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针对性的消费者
发表时间:2012-11-05    作者:王翔生 发表评论

  做品牌和卖商品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有针对性的消费者。做品牌是把商品卖给自己特定的消费人群,而卖商品则不会考虑这么多,只要能销售出去,不论对象是谁。

  有了针对性的目标受众,然后再通过各种服务将其逐渐变为VIP顾客,最终决定品牌业绩的就是VIP顾客的数量多少。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要素就是服务。

  过去,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受益于大环境的良好态势,企业发展很好,而且,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等方面都不够成熟。这些都使得很多企业忽视了服务的重要性。

  但现在,市场越来越完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理念不断趋于成熟,服务成为品牌谋求长久发展的应有之义。

  企业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还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以占据大部分销售业绩的VIP顾客为例,如果一个品牌服务精神贯彻得好,熟客就会越来越多,并且顾客对优质的服务感到满意,很有可能会让消费者对价格不会太敏感。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护好、服务好VIP顾客上,经营成本自然就降低了。更重要的一点,如果品牌是有风格的,加上好的服务,就有可能吸引到那些喜欢品牌的VIP客户,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加盟商。通常情况下,一个爱上品牌的顾客可以把品牌通过口碑传播给10-15个身边的人。

  服务是分为几个层次的,有浅有深。但很可惜的是,目前国内的服装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并不多,特别是在深层次服务上。这里所说的深层次的服务包括顾客管理服务。顾客管理最基本的就是要搜集大量的顾客数据,然后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诸如顾客的消费习惯等非常重要的信息。而很多企业的VIP卡上的信息,可能除了顾客的电话号码和所购买过的服装型号外就没有其他可供读取的有价值的信息了。

  国外的服装品牌在一开始建立品牌的时候相对来说思路比较清晰,他们很明确自己的品牌是为哪一类人群服务的,然后先设计出针对这类消费者的整套的服务模式;而国内的企业往往是建立品牌,然后再根据销售数据等来决定谁是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两者的顺序不一样,对于服务理念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而这也是差异的根源所在。

  其实,服务不仅是发生在终端门店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讲这种服务延伸到店面之外。比如说,为VIP顾客打造一个完全和营销没有关系的会所,这看起来好像不符合商家逐利的本性,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在为未来投资。

  眼下,最重要的是马上行动起来。“服务”两个字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态度和行动很重要。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