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消息:11月19日,2012中国(虎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合作论坛在虎门举行。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先生做专题发言,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想主要谈四个问题。
一、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产业集群需要转型升级,我们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当前转型升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现在整个发展阶段已经跨入了很大,2011年人均GDP是5400多美元,刚刚召开了十八大,一个是城乡人群收入要推行小城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在2020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样的一万美元是大家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是另外一个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产业结构会发生重大的变革。我们也看到我们可能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的制约,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的制约,增加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成本。刚才也介绍了,在河北廊坊市前几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集全省和师的力量为一个企业招聘,既使是这样还是招不上,这样劳动力也在发生变化,这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在过去的若干年当中,如果考虑到实际价格,纺织服装的价格没有上升,有一些还是下降了,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的问题。比如说在日本市场100件服装里面中国服装的有91件。在美国100双皮鞋有84双来自中国,发达国家到处都有中国的产品,中国的产品都是在大型的跨国连锁销售,都是用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企业价格谈判能力非常低,在市场的话语权非常低。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怎么提高在产业当中的定位,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这成为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另外,跟周边国家相比较。比如说今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它是世界上第四大咨询公司,今年它的年度报告的主题就是《由中国制造到越南制造》,其实2001年在国家经贸委工作的时候参加过新加坡主持的一个会议,这个会议讨论一个很无厘头的一个话题,就是印度能否挑战中国,在服装、皮革、日用消费品里面成为一个制造大国。11年前我们刚刚加入WTO,中国的产业体系正在健全,11年过去了,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迹象,比如说《由中国制造到越南制造》里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耐克鞋的生产,目前30%是越南生产的,27%是中国制造的,阿迪达斯关闭了中国工厂等等。中国目前的平均的工资在460美元-500美元,越南是160-180美元,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要素的改变。我们传统的比较优势开始减少,或者正在减少。那就要靠新的竞争优势?靠品牌、靠商业渠道,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在产品竞争当中竞争力就会减弱。
另外从产业集群的现实来看也碰到很多新的问题,企业有竞争优势一个是产品优势,现在一个产业集群同样也有优势。西樵、织里产业规模还在扩大,产业形态还在改变,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的一部分产业集群经过了成熟期,产业已经开始转型,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已经转型,这样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从这些意义来讲,最终这个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在市场里面涌现出多少有竞争力的企业,涌现出多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集团。最终以这样的企业和专业市场为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是你决定了这样一个产业集群走得多远。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刚才讲的这些方面来讨论一下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的问题。
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方向和任务。
转型升级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层面,产业集群的合作首先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所以转型升级首先是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没有企业家作为推动力,没有企业的推动,转型升级无从谈起。当然除了企业和企业家之外,有不同的着力点。比如说昨天也看到虎门的专业升级。昨天是虎门服装的创新中心揭牌,这个是从区域层面上所做的努力。包括纺织信息中心在虎门设立了国家面料馆等等一些中介服务结构。
从国家层面来看,也依赖于整个国家产业的重视,这里面都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软实力,软实力的提升很重要。比如说有最好的创新力,最好的面料,能做出全世界最贵的衣服吗?比如说米兰标上“中国”这件衣服的价格就不一样。某种意义来说国家品牌,同样是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转型升级。我们要往高端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走。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企业能力的提升,是市场的提升,是企业发展平台的提升,也是一个企业和谐能力的提升。从产业升级的结果来看,“升上去、转移走、淘汰掉”这个过程很漫长、很艰苦。举一个例子,在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第一大棉毛生产国,现在很少了。1981年的时候香港有880万棉纺,服装企业也很多,现在还有多少呢?也不多了。我们可以看到从产业升级来看,有一部分升级很好,还有一部分在市场竞争当中淘汰了,这只是谈谈结果,从过程来看是漫长的和艰苦的。
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一个产业基地来说,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什么?第一个层次就是加工、装备、制造,织里、虎门、西樵都是制造地区。第二个层次就是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如果从贸易中心这个角度来看,从物流角度来看有很多产业集群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向。这个说明如果是一个真正的贸易中心,你是一个发展中心,但是从哪里发展呢?我们现在可能是一个物流中心,是一个贸易中心,但是发展中心还没有做到。再比如说设计中心,今天也有佛山的领导在,上两周我去佛山顺德地区看一看,我可以看到家电的制造中心变成了设计中心,特别是以北窖为代表的。我过去对设计不是很了解,对纺织工业设计了解比较多一些,比如说到意大利的产业集群采访,我去过7、8个产业集群,他们设计的企业要占到10%。家电行业大量的第三方的设计的专业的公司崛起,可能为某一个品牌服务,专门做外感、做市场、做商业模式的设计。在设计之后就是创新中心,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不是简单的一个检验,它更多的是工艺、产品。后面两个层次是人才中心,你是全球最大的面料基地,那就要出全球面料设计、管理的人才,当然从时尚类产业来说,它的最高境界是产业文化优势。米兰为什么是服装优势,它是一个时尚文化的中心。所以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是这样。
当然从企业来看,也包括专业市场,我认为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当然不同的行业出发点不同,电子行业是标准、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自主设计是出发点。从服装行业来看,自己能够控制的渠道,自己能够控制的商业资源,自己创造的商业模式,这个是服装行业一个制高点的项目。
生产也很重要,工艺管理也很重要,但是它竞争的是设计的实力。在现在的市场竞争当中可以看到,渠道、商业资源、商业模式对于一个行业的未来,在其他行业可以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的方法,很多企业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纺织服装行业升级路径的问题。
比如说往研发和产品的创新方面,往品牌、渠道、网络方面转移,比如说刚才举一个例子,中国在美国市场16%的服装是在美国打自己的品牌,美国的研究室基本上都是大型公司,比如说像沃尔玛、家乐福等等,都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在这样的市场当中你打品牌有那么容易吗?举一个例子,美国的纽约的时代广场就是国际品牌的竞争广场,但是有中国的竞争品牌吗?去年去看基本上没有,今年去有一个格力电器。在这么高的舞台上,我们只有一个企业,你可以看到我们真正的成为品牌,真正把我们的渠道推广到主流国家去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在研究产业升级的时候,我们关注到需求,我们要看主流市场是怎么样的。当然也包括中国国际的市场,一线市场,二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第二个是看技术;第三个是看产业链,比如说从原料到面料到服装到家纺产品;第四个是资金链;第五个是供应链;第六个就是价格链。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有什么样的话语权,有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控制力,这个是问题的关键。
转型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价值链整体提升。
过去把全世界最好的服装设备,最好的机器买来,现在看来,你只是把最好的机器买来,这个行业整体的装备水平上来了,但是创意设计和品牌渠道商业模式还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它的经验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某种意义上也是今天讲的事情,这就是从企业方面来讲,就是把文化、艺术、世上融入到具体的产品当中,提高产品的价值。
具体来说,从纺织服装产业的引进,要找到成本最低的地方,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地方。到了第二个阶段都是体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市场350万平方公里,企业3万家,但是从市场的演变来看,是两个重要的方向。全中国的市场都在深圳,它基本上是针对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市场和企业家转变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专业市场,它所要求的要素是不一样的,过去讲初级要素,现在需要的可能是高级的要素,比如说人才,比如纺织中心这样的服务机构。
从纺织服装本身而言,纺织服装的战略也要设计好,纺织服装除了做家纺和服装以外,也有另外的领域。一个就是汽车的例子,现在在汽车领域纺织材料的应用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所以扩张它的领域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经济整体提升当中走出去。香港有6万家企业到珠三角,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走出去,走出去就是把东西卖出去。第二个就是走进去。第三个就是一起走进去。我们也可以一起走,单一个企业走出去可能很困难,你看日本企业、台湾企业、香港企业、韩国企业走出去不是单个企业,很多都是一起的,这个也是我们要关注的。走出去是需要一起走的方式。
(二)区域品牌打造。
2004年开始广东省就开始做区域品牌的尝试和试点。从现在来看,品牌的认识不仅仅是企业品牌的产生,大家理解的企业可能就是企业品牌,就是产品。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也分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家的品牌,是一个品牌的体系。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恰恰是政府和行业协会打造的重点。也许再过两三年,大家再提到西樵以后,就是最时尚、最好的面料基地,织里是童装基地,虎门镇是国内外重要的时装基地。这就是一个区域的产业品牌。
那么从单个企业来讲,大量的知名的品牌都是走多渠道的,但是作为区域产业品牌,打造的方式跟企业品牌不一样。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货指数,通过多种创新的方式来做区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品牌重要的基础页式企业和产品,如果我们讲到西樵,如果自己的品牌和企业的品牌一个都没有,我想西樵的品牌也做不大,做不响,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区域品牌是一种主体性的资源,是一种独立的资源,它可以依法的注册。它主要的基础也是企业的产品。那怎么样精心策划、怎么样持续推广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说香港作为一个时装的生产基地,当年它也做了非常长时间的。其实香港也是从总体上推广香港服装的价值,从这一点来看区域品牌的打造是通过推广,通过策划,通过持续的推广来实现的。
(三)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发展。这方面就不多说了。在服装的生产过程当中,但是在面料在材料生产过程当中,比如说信息,在这里面新的制造技术出现,包括新的技术的应用,比如说生物制药的技术等等,包括循环经济的模式、生态的模式,包括污染集中处理。我想这也是必须注重的问题。
(四)是服务平台的创新。服务平台有很多,但是各地都建了若干个服务平台,但是我个人观察,平台摆设不少,真正的服务平台,怎么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是一个重大的实验课题。比如说建立一个服装创新中心不难,有2000平方公里的地,买一些设备就行了,但是它真正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提升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方面能否发挥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举一个例子,我去过意大利的威尼斯的地区,全世界最高级的皮鞋都是在这个地区生产的,去了这个之后就发现有800多家企业有需求。我去了之后他有一个学校,这个学校就给中学上课、大学上课、在职人员上课,我说你为什么要给这些人上课呢?他说热爱这个行业,培养后继人才从这个里面做起。我说这里面有几个从事这个行业呢?他说坚持下来,小学、初中、高中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开这个课,这个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正是通过这种职业教育包括在职的职业教育,使它树立了独特的皮鞋的地区。我们真正要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端的,不是只建几个楼,关键是有什么样的支撑结构,有什么样的服务平台,你的平台怎么创新性的服务。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很多新的产业综合体,这些综合体上面可以提供当中的服务。所以从产业集群升级来看,或者从产业集群的平台来看的方向就是综合性服务体系的构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绍兴的现代纺织工业,一个就是广东的工业设计城,是在顺德地区,他们在工业设计和产业形态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许对纺织服装也有借鉴。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生态。
现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今天创造了辉煌,另外一个角度,怎么样营造更好的产业集群发展,依然是很重要的,也是各级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当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两类基本的环境,一类环境就是生活和生态环境。一个地区,一个产业要持续的发展第一个环节就是生活和生态的产业,如果GDP很高,结果已经不适合大家居住了,这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不是。第二个就是创业创新,持续的创新,持续的创新才可以有活力。
这些环节跟很多成本,跟企业的运作成本,跟企业的竞争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产业的关系,主要是配套成本低,专业成本低,这个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优势,但是这个包括了生态环境、包括了市场环境。往往出现的情况都是把好企业把差企业打败了。我们怎么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生态包括产业的生态,也包括了社会的生态,这些都是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发展。
最后要说的两点,一个就是防范风险和传统产业转型的风险,产业集群会形成风险,这个风险有可能是机构性的,有可能是网络性的,也包括贸易环节的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关注沉没成本、路径依赖、低端锁定、升级陷阱等很多问题。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