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银行业积累大量坏账 投资者欲收购
发表时间:2013-02-14    作者:马德宁 发表评论

  国内外投资者正摩拳擦掌,准备收购中国各银行持有的坏账。这个领域可能利润丰厚,但也存在风险,以前曾令投资者大失所望。

  专业投资者已经开始筹资,因为他们预计,中国各银行面临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压力,所以它们会很快开始出售其不良贷款。

  海岸线投资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中国不良资产投资的企业。它在2012年底成立的新基金已经筹资3亿多美元。另一家在中国坏账投资方面富有经验的对冲基金

  DAC投资管理公司正努力为一个投资于中国的新基金筹集3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全球从事不良资产投资的纽约私募基金堡垒投资集团正打算购买广州一家为投资者管理不良贷款的小公司。

  不良贷款投资者从银行手中购买坏账,购买价格只有银行当时发放贷款金额的一小部分。在借款者至少偿还部分贷款、或者取得借款者的抵押品时,投资者就能获得回报。

  在中国,破产法让债权人没有多少余地能使一家企业破产。相反,持有不良债务的投资者可以把贷款转为股权、与公司协商至少偿还一部分贷款或设法让第三方偿还。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公司资产或管理人员的资产来施加压力。

  透过中国的信托公司,一些不良贷款已经可以购买。信托公司是中国非正式借贷体系的一部分,近年来为房地产开发商、矿业公司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贷款。

  泛亚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布怀恩估计,到去年9月底,地方买家从各个信托公司购买了大约1500亿元人民币(240亿美元)的贷款。信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行业顾问说,信托公司也在联系外国投资者,以便让它们接手遭遇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在2008年结束的上一轮中国坏账抛售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知情人士说,现在这两家公司正在试探市场,但尚未涉身其中。

  十多年前,从事不良资产投资的基金大量进入中国,当时北京正采取措施整顿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这些大银行积累了数千亿美元的不良贷款。但多年来,大部分基金获得的回报都不多。到2008年,整顿结束,大部分基金处置贷款的时间远长于预期,因而年度回报率很低。

  这次,尚不清楚各银行、信托企业和其他机构积累坏账的数额。但是投资者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机构累积了大量坏账。

稿件来源:华尔街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