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女到皇太后——解读甄嬛娘娘的清宫服装
发表时间:2013-02-22     发表评论

  导语:《甄嬛传》是近年来国内少有制作精良的古装剧集。从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到默默无闻的小配角,服饰无不细致而且考究,契合人物身份,能够侧面反映人物性格。清代宫廷妇女的服饰也在剧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忠实还原。

  甄嬛:橘粉色素服情窦初开

甄嬛:橘粉色素服情窦初开甄嬛:橘粉色素服情窦初开

  甄嬛穿得鲜艳活泼,可是脸上似有几分落寞:原来是她等待的那个人失约。无论是头上垂下一排碧玺珠子的粉色碧玺玫瑰花簪子,还是同色系的杏花天影印花旗装,都暗示了她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与世无争的小嫔妃,而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怀春女子。值得一提的是她脖子上的那条白绢。这种装饰我们经常在清装戏中看到,这条白绢当然不叫“围巾”,有一个气度高华的名字:“龙华”。清代传统服饰没有领子,或者衣领分开。因此在着装时,尤其是冬季,都需要这样一条龙华围在脖子上,一头夹在大腋下,一头垂在胸前。既保暖,也美观。后期随着领子的出现,这种龙华也就退出历史舞台。

  甄嬛:精致点翠低调华丽

甄嬛:精致点翠低调华丽甄嬛:精致点翠低调华丽

  获得皇上宠爱的甄嬛,果然春风满面。上图中的甄嬛和避宠时期相比,发型基本一致,除了发饰更为复杂以外,还多出一道流苏来。发饰的变化,表明她身份与地位的提高。不过甄嬛很懂得掩盖锋芒,首饰不太招摇,主打镶红宝石,攒珍珠粒的银簪,两把头两侧,则攒满银质、碧玺、绢质的栀子花装饰物,皇上见了这样华丽而不流俗的打扮,也会眼前一亮。下图中值得赞叹的是甄嬛所梳两把头上装饰的点翠。点翠是中国传统首饰工艺,是一项国粹:将翠鸟羽毛粘贴在金银制成的底托上,形成富贵吉祥的图案,常见的就有甄嬛头上的各色花朵、还有福禄寿喜字样、蝴蝶、蜻蜓、蝙蝠等。点翠工艺广泛应用于簪子、结子、钿子、耳坠、耳环等首饰中。现如今,一方面是传统手工艺的式微,一方面是环保生活理念的兴起,点翠工艺已经逐渐从现代女性的首饰盒中消失。

  甄嬛:碧玺宝石钿子显露地位

甄嬛:碧玺宝石钿子显露地位甄嬛:碧玺宝石钿子显露地位

  甄娘娘头上这满载珠玉的“簸箕”精致非凡。这个学名当然不叫“簸箕”,叫钿子。钿子指的就是甄嬛头上这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及固定它们的类似于帽子的容器。一般宫廷女性内梳两把头来集中头发,并且固定这种钿子。甄嬛佩戴的这个钿子有一种不规则的美,左侧比右侧多出一截,而右侧则用珍珠流苏来平衡。复宠后的甄嬛,即便在宫中权势熏天,也不会打扮得像华妃那样高调。她的发饰种类更多样,有点翠,有碧玺,有红宝石,还有金银和翡翠,样样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平和的美,一如甄嬛的处事风格:善于制衡各方力量,平心静气的处理各种矛盾。

  吉服:大红色龙腾刺绣尽显“荣极”

吉服:大红色龙腾刺绣尽显“荣极”吉服:大红色龙腾刺绣尽显“荣极”

  甄嬛身穿的两套吉服,前一身是出宫之前,后一身是在回宫以后。她身穿这套绿服,第一次见到了她的真正所爱之人十七爷。这个剧情出现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美中不足,因为这样的颜色不符合甄嬛的年龄,也彰显不出她活泼可爱的一面。当然问题不在于此:在元明清三代,青、碧、绿等色彩为“贱”色,不是甄嬛这样的宫廷贵妇应该穿的色彩,出现在吉服中,更是一个较大的错误。下图是甄嬛回宫后的穿的吉服,从大红色龙腾刺绣以及精致繁复的黄色镶领来看,此刻甄嬛在后宫中已经达到了“荣极”的地位。而大拉翅上装饰的赤金流苏以及灿黄色纯金镂空雕花尽显甄嬛的雍容华贵之态。

  甄嬛:明黄吉服不怒自威

甄嬛:明黄吉服不怒自威甄嬛:明黄吉服不怒自威

  按照清代后妃服制规定,太后,皇后和皇贵妃,可穿明黄。这三位,是整个王朝地位最高的女性。此刻的甄嬛登上太后之位,身着明黄吉服,头戴镶嵌凤凰步摇的钿子,不怒自威。可是,正如正像张爱玲所言:生命是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青春岁月,与纯洁的小女儿情态,再也找不回来了。

  礼服篇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九年崩,此为其夏朝服像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九年崩,此为其夏朝服像

  礼服是后妃在朝会祭祀等重大场合时使用的服饰。清代服制中,礼服几乎可算是和以往历朝差异最大的一种,从交领大袖衣裳一改为马蹄袖披领袍、外套无袖长褂的样式。完整的全套礼服由朝冠、金约、珥、领约、朝珠、彩帨、朝褂、朝袍、朝裙、朝靴十种组成。主要的衣服由外至内分别为朝褂、朝袍、朝裙三件,每件又以不同的纹样排列和构造细节分为若干式。

  吉服篇

清前中期吉服像,一戴吉服冠,一戴钿子,左据说为富察皇后之母清前中期吉服像,一戴吉服冠,一戴钿子,左据说为富察皇后之母

  吉服之下便是常服了。常服的形制和吉服一样,也由平袖对襟褂和马蹄袖长袍两件组成,不同的是,常服“不备彩”,常服褂一般为石青色(近 黑)或青蓝色,无花纹或仅有暗纹,常服袍颜色不拘,但大多也集中在蓝褐等较沉稳的色系,无镶边。一般来说,常服褂仅后开裾,而常服袍两侧开裾,两者套穿则完全不露内服。头可戴冠,但早期更多情况下仅仅盘辫于顶,或随意插戴少数首饰,或包头,同吉服早期情况类似。这样一套常服袍褂,可称得上是旗人的标志性基本服饰,男女除了开裾方式和长短不同,形制基本无异。

  常服

康熙前后一般旗人女性日常服饰,除了暗纹题材和当时皇后并无区别康熙前后一般旗人女性日常服饰,除了暗纹题材和当时皇后并无区别

  吉服之下便是常服了。常服的形制和吉服一样,也由平袖对襟褂和马蹄袖长袍两件组成,不同的是,常服“不备彩”,常服褂一般为石青色(近 黑)或青蓝色,无花纹或仅有暗纹,常服袍颜色不拘,但大多也集中在蓝褐等较沉稳的色系,无镶边。一般来说,常服褂仅后开裾,而常服袍两侧开裾,两者套穿则完全不露内服。头可戴冠,但早期更多情况下仅仅盘辫于顶,或随意插戴少数首饰,或包头,同吉服早期情况类似。这样一套常服袍褂,可称得上是旗人的标志性基本服饰,男女除了开裾方式和长短不同,形制基本无异。

  便服

传焦秉贞旗人仕女图 盘辫簪翠,两件开裾衫,内一件带立领传焦秉贞旗人仕女图 盘辫簪翠,两件开裾衫,内一件带立领

  最后要说说情况最为复杂的便服,也是和影视剧关系最大、错误最严重的一种服饰。便 服在任何礼制中均无记载和绘制,是后妃燕居闲暇时,最日常随意的穿着。并无明确规范,一直随流行迅速变化,越到后期种类越丰富,使用越频繁。在清早期,旗 人几乎就把常服当做便服使用,日常穿着常服,坚持满人马蹄窄袖紧身袍褂的民族特性,如前段所述。但宫廷与八旗贵妇日久逐渐追求安逸舒适,在日常生活中逐渐 摒弃了马蹄袖常服袍褂,而渐渐更多地采用便衫便袍,以至于到了清后期常服几乎被取代,仅有的实物马蹄袖也变得很宽大仅存形式而已。便服与常服最大的区别, 就是平袖端,无马蹄袖,以及越来越宽阔的袖口,无外褂,常常因为无礼制上的规定,所以花样百出。

稿件来源:sina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