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不应人为刺激经济 可采取一些稳定措施
发表时间:2013-07-12     发表评论

  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守住底线言论一出,便引来各方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底线就是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并表示这时不应人为刺激,充其量采取一些稳定措施,让经济稳定在一个可持续的中速增长上。 
  
  上海证券报周五援引他的话称,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向中速的转换期,虽然要接受经济增长的回落,但是在回落时不能失速。要防止经济回落威胁到就业、影响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最近两年仍是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潜在增长率约在7-8%,之后会趋于寻找一个均衡点的过程,估计在6-7%之间。”巴曙松称,目前的政策含义是防止“推高”,但是会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环境。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
  
  巴曙松提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中国人均收入在2012年已经超过9,000国际元,2013年接近10,000国际元,接近历史上其他高收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拐点。历史上德国、韩国、日本等追赶型经济体,在人均收入达到11,000国际元后进入增速的下降通道,下降幅度为30%-40%。 
  
  “用这个标准衡量的话,中国会在2013年-2015年进入减速阶段,而长三角、珠三角实际在2007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提前进入减速阶段了。”他称。 
  
  他并预计,中国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将进一步降至7.5%,同时由于推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当前增长放缓的态势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延续。除了统计数据的分析因素之外,近期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也有可能降低表外业务的增长,进而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恶化。
  
  而且,过去数月社会融资总量虽然增长很快但没有进入实体,背后反映的是实体经济本身的信心不足和盈利能力的下降。一方面,今年前几个月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长速度超过60%,但是固定资产到位资金的同比增长率只有21%,投资增速也在下降;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在明显增长,而企业却在收缩债务。
  
  除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以外,巴曙松认为,从利率和汇率条件看,目前的货币条件呈现为“中性偏紧”的现象。从数据上看,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水平都远远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从2013年初至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幅度远远高于历史2%左右的平均值。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