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楠:零售业龙头去服饰化或意在抵消网络销售对实体店的冲击
发表时间:2013-07-29    作者:王育楠 发表评论

  近日,商业地产龙头万达集团明确表示,明年全国开设的万达广场(不含万达百货)2楼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力争不招零售业态,有很多服装、服饰品牌将得到有效划分,一部分可能撤柜,也有的可能将划分到百货里。万达方面表示,集团要在2015年前把已经开业的72个广场2楼业态调整完毕。调整后的万达广场将增加生活类业态占比,比如美发、美甲、书吧、教育培训等,使万达广场业态更丰富,消费者黏度更高。

  为什么调整?在笔者看来,这可能是网络销售对实体店的冲击过大造成的,当前消费者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9个百分点。

  眼下各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服饰如果不打折就少人问津。而服装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同质化问题更是严重。自去年电商大战后,服装实体店明显感受到“寒意”。更为重要的是,在网购繁荣的今天,许多人对网络品牌青睐,同时网络品牌又多,网络品牌已经具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一旦落地建店就会吸引一部分顾客,对传统服装品牌势必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在201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与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笑约”,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将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到,马云给王健林1亿元。这个“亿元对赌”曾引发业内对商业模式将由谁主沉浮的一次碰撞。

  调整服饰业态,万达并非首家。据了解,从商业项目的商户比例上来看,诸多企业均在进行这样的调整,有些并非取消某类品牌,只是增加了餐饮、娱乐项目,因而零售在总体上的比例即减少了。“购物中心是吃出来的”在现阶段成为至理名言。有统计显示,在北京购物中心的租户中,餐饮业的占比已经升至18%,对租金贡献最大的服装业态下降至34%。体验式的业态成为盘活整座购物中心的关键因素。

  真要“去服饰化”吗?笔者认为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服装类的零售,单位面积上的赢利能力肯定是比餐饮、娱乐要高的。二是相当部分的消费者逛街的主要目标还是以服饰为主的百货零售。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