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信贷紧缩态度发生改变
发表时间:2013-07-31    作者:米娜 发表评论

  昨日,中国央行5个月以来首次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金额17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7天。

  CNBC称,央行此举表明态度有所缓和,从而缓解了市场对6月份信贷紧缩将会重演的担忧。

  法国兴业银行驻香港资深利率策略师Wee-Khoon Chong表示,此次逆回购操作表明中国央行立场发生了转变,开始积极应对货币市场环境的改变,以避免6月份信贷紧缩的再次发生。他认为,逆回购操作也可能释放了宽松货币时代结束以及流动性必须被正确定位的信号。

  据报道,自6月20日银行间出现资金市场异常波动现象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已经是连续五周在公开市场上“零操作”,也是近几年来历时最长的公开市场空窗期。近来,资金面再度躁动,央行态度无疑变得尤为关键。

  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显示,7月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利率上涨15.30个基点至3.7030%;7天期利率上涨70.60个基点至5.0570%;14天利率则攀升88.00个基点至5.5000%;1月期利率上扬26.60个基点至5.9880%的高位。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同样整体上行,隔夜、7天、14天品种已分别升至3.775%、5.135%和5.530%的阶段性高位。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达利乌斯·科瓦尔奇克指出,“中国央行对紧缩的货币市场环境做出积极回应,表明货币政策想要为增长提供支撑。毫无疑问,这样的举动会给中国股市和债市来说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央行上一次逆回购还要追溯到2月7日。当时正值春节前夕,商业银行资金备付压力巨大,央行在2月5日、7日分别进行了4500亿元、41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合计规模高达8600亿元。

  关乎金融市场 稳定

  30日的资金注入,令交易者觉得奇怪,中国人民银行现在为何会行动起来?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货币市场环境收紧时,该央行选择按兵不动。

  但是,对于信贷紧缩或将伤及其他经济领域从而加剧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引发全球股市恐慌。

  分析师称,中国央行昨日逆回购操作是为了稳定流动性环境。当下,资本流出规模不断增加。来自央行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的外汇购买下滑66亿美元。

  更多干预?

  30日的逆回购操作,让市场重新燃起对中国人民银行或将向货币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的希望。

  瑞东金融市场首席中国经济学家Steve Wang认为,“我们将继续见证中国人民银行加大流动性注入力度。”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流动性注入的可能性,很可能会取决于资本流出的速度,以及货币市场利率是否会自行下滑。

  据报道,受中国人民银行重启逆回购影响,3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开始下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显示,短期拆放利率全线小幅下跌,其中,7天期利率跌8.5个基点至4.972%;14天期利率跌16个基点至5.34%;1月期利率跌9.9个基点至5.889%。

稿件来源:腾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