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经济形势轮廓初显 “稳增长政策加码”呼声起
发表时间:2014-05-15 发表评论
中国近日陆续公布4月份工业、投资、消费、外贸、财政、金融、物价等宏观经济数据,二季度经济形势的轮廓初步显现。
分析称,4月经济延续放缓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速难超7.4%。专家建议稳增长政策应该“加码”,尤其是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难超一季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室主任牛犁接受大智慧通讯社(微信号:DZH_news)采访表示,4月数据要比预期要低,经济呈现延续放缓态势,其中投资、消费有所下降,外贸略有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1-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3月大幅回落(16.8%)的基础上继续回落了0.4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3%)下滑的主要动力。牛犁表示,测算发现,尽管销售面积增幅继续放慢,不过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要比3月提高,新开工面积至少增长15%以上,可视为积极因素。加上近日央行针对房贷过紧提出放松建议,中纪委约谈国有金融企业等,预计未来对房地产的金融支持应会加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4月经济“有企稳迹象。”国泰君安研报则提出,4月经济数据全面略低于预期,但5月“当能企稳”。
至于二季度GDP增长情况,牛犁预计稳中趋降,“如果能和一季度持平达到7.4%,就算很不错了。”他对未来消费、房地产投资均持谨慎态度,预计增长态势不会很好。他还说,一些机构预测二季度GDP增速为7.5%过于乐观。
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等人预计二季度经济“继续回落”,将由一季度的7.4%回落至7.3%,逼近全年目标下限。
**专家建议财政、货币等稳增长政策加码**
牛犁、张永军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采访时均表示,最近几个月国务院陆续出台棚改、铁路基建等稳增长政策,未来肯定会对稳增长产生效果,但见效需要时间,“不要着急”。中金公司也发表研报认为,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预示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与一季度接近,离7.5%的政策目标不远,“这意味着短期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小”。
不过,和以上视角有所不同,中信证券研报明确强调,现有宏观经济政策还不足以抵消经济自身下滑的压力,“如果政府不再出台政策稳定增长,那么下半年经济还存在继续下滑的压力,因此,稳定增长的政策将加码。”建议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也认为,到目前为止,稳增长的微刺激政策未能托住经济下滑的势头。“稳增长政策加码势在必行,接下来货币政策和地产限购政策的放松是大概率事件。”
受去年同月收入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4月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同比小幅回升至9.2%;而财政支出941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左右。牛犁分析,一季度中央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地方增速不高;4月地方增速持平,但中央投资项目却大大放慢,原因尚不清楚。
海通证券对4月财政情况的评价是“收入低速增长、支出并未扩大,稳增长依然乏力、调结构依然是主线”。张永军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支持经济增长。
同时,4月金融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7747亿元,同比少增17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5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91亿元;M2余额为116.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
张永军表示,尽管4月份的M2增速回到13%以上,但信贷指标仍在下降,“未来还有降准的必要”。他强调,尽管官方提出不能采取强刺激政策,但并没有排除不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仍可能出台相应政策。牛犁也认为降准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应“适时”实施。
另外,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等认为,由于保就业压力并未下降,加之地产风险在积聚和上升,稳增长政策或定向加码。银河证券分析师潘向东等也发表研报提出,物价回落为未来宽货币提供了条件,预计货币政策仍会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维持稳中略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分析称,4月经济延续放缓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速难超7.4%。专家建议稳增长政策应该“加码”,尤其是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难超一季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室主任牛犁接受大智慧通讯社(微信号:DZH_news)采访表示,4月数据要比预期要低,经济呈现延续放缓态势,其中投资、消费有所下降,外贸略有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1-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3月大幅回落(16.8%)的基础上继续回落了0.4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3%)下滑的主要动力。牛犁表示,测算发现,尽管销售面积增幅继续放慢,不过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要比3月提高,新开工面积至少增长15%以上,可视为积极因素。加上近日央行针对房贷过紧提出放松建议,中纪委约谈国有金融企业等,预计未来对房地产的金融支持应会加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4月经济“有企稳迹象。”国泰君安研报则提出,4月经济数据全面略低于预期,但5月“当能企稳”。
至于二季度GDP增长情况,牛犁预计稳中趋降,“如果能和一季度持平达到7.4%,就算很不错了。”他对未来消费、房地产投资均持谨慎态度,预计增长态势不会很好。他还说,一些机构预测二季度GDP增速为7.5%过于乐观。
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等人预计二季度经济“继续回落”,将由一季度的7.4%回落至7.3%,逼近全年目标下限。
**专家建议财政、货币等稳增长政策加码**
牛犁、张永军在接受大智慧通讯社采访时均表示,最近几个月国务院陆续出台棚改、铁路基建等稳增长政策,未来肯定会对稳增长产生效果,但见效需要时间,“不要着急”。中金公司也发表研报认为,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预示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与一季度接近,离7.5%的政策目标不远,“这意味着短期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小”。
不过,和以上视角有所不同,中信证券研报明确强调,现有宏观经济政策还不足以抵消经济自身下滑的压力,“如果政府不再出台政策稳定增长,那么下半年经济还存在继续下滑的压力,因此,稳定增长的政策将加码。”建议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也认为,到目前为止,稳增长的微刺激政策未能托住经济下滑的势头。“稳增长政策加码势在必行,接下来货币政策和地产限购政策的放松是大概率事件。”
受去年同月收入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4月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同比小幅回升至9.2%;而财政支出941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左右。牛犁分析,一季度中央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地方增速不高;4月地方增速持平,但中央投资项目却大大放慢,原因尚不清楚。
海通证券对4月财政情况的评价是“收入低速增长、支出并未扩大,稳增长依然乏力、调结构依然是主线”。张永军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支持经济增长。
同时,4月金融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7747亿元,同比少增17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5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91亿元;M2余额为116.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
张永军表示,尽管4月份的M2增速回到13%以上,但信贷指标仍在下降,“未来还有降准的必要”。他强调,尽管官方提出不能采取强刺激政策,但并没有排除不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仍可能出台相应政策。牛犁也认为降准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应“适时”实施。
另外,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等认为,由于保就业压力并未下降,加之地产风险在积聚和上升,稳增长政策或定向加码。银河证券分析师潘向东等也发表研报提出,物价回落为未来宽货币提供了条件,预计货币政策仍会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维持稳中略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稿件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