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瞄准“海丝路”市场 “水土不服”待政策引导
发表时间:2014-05-21     发表评论

  金融危机阴霾难散,欧美市场复苏缓慢,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新兴国家成为对外贸易拼抢的“新据点”。不少中国企业欲借着“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拓展业务,却遭遇“水土不服”,期待政府出台具体政策予以引导。

  进出口形势低迷 企业瞄向新兴市场

  一季度,全国外贸进出口形势低迷,作为外贸大省的广州也难独善其身。据海关统计,2014年1月至4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8810.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23.5%,同期全国下降3.1%,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3.2%。

  “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不是很好,广东省贸易整体下滑,我们集团也不例外,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4月份有所收窄至约7%。”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副总经理朱明艺告诉记者。

  这家经历了150届广交会、期期不落的老牌丝绸纺织企业,时刻跟随市场变化调整市场战略。“近年来,欧美市场复苏缓慢,市场需求降低。东方不亮西方亮,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势头正猛,逼迫我们开拓东南亚、中东市场。”朱明艺介绍,去年,该集团新兴市场占出口份额约40%,新兴市场地区进出口贸易增幅高于整体增幅。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市场战略的调整也反映出时下广东外贸情况的变化。2013年广东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值为10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东盟已经超越欧盟成为广东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不少企业家眼中,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物流航线日渐丰富等优势,成为当下他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拓展业务的重要考量。

  尽管近期进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但是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这样的外贸企业并未收缩海外拓展计划,而是将目光投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仅在孟加拉国、缅甸等地设立办事处,还将代加工厂不断迁向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企业遭遇“水土不服” “海丝路”搭台推动共赢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拓展新兴市场的道路却非一帆风顺。由于各国政治、文化、宗教等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不少中国企业到东南亚等地开拓市场都遇到一系列问题。

  “新兴市场出口量增长迅猛,但价格却卖不上去,这很打击中国企业拓展的积极性。”朱明艺告诉记者,同一款衬衣,卖到欧美市场是6美元,卖到新兴市场才4美元。

  目前,新兴市场并未成熟,缺乏良好信用体系,产品档次需求也不高,产品销售价格普遍偏低,这些都可能动摇中国企业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想法。

  “国家层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企业来讲是有好处的,在当前的外贸环境下,有利于提振企业信心。”朱明艺说,这不是简单的政治构想,而是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共赢发展的新时机,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

  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文化、法律背景不同,不少外贸公司不敢贸然尝试,往往只设置办事处,大大限制了企业沿着海上新丝路拓展的步伐。

  专家指出,随着海上新丝路战略构建,中国与海上新丝路沿途国家沟通更加深入,中国企业将有望加速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所所长向晓梅认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多发挥文化背景在中间的作用,政府、企业、民间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强调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目标,消除个别国家的疑虑和不信任。

  期待政策引导 海上丝路大有可为

  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闻名于世。而今,海上新丝路也逐渐将“中国制造”以更好的姿态,推向全球。

  “相比欧美市场,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的优势正在逐步明显,且发展空间巨大。格力正依靠新兴市场打造跨国企业的实力。”格力电器(29.29, 0.07, 0.24%)海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征虎告诉记者。

  目前,格力等一批中国大品牌已经在中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现在“中国制造”不再只是被看成廉价低质的产品,也代表了可靠的质量和优良的工艺设计。

  “既然是新丝路就应该突出‘新意’,对外贸易要通过创新适应市场需求。”朱明艺介绍,随着电子商务崛起,对外贸易企业也不甘落后,开始探索利用电商平台服务全球的工厂和客户。

  专家指出,下一步,在国家层面,需尽快打通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国的“断头路”、“瓶颈路”,形成放射线、网络化的交通布局;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与之对接。

  “广东要抢抓机遇,以建设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为突破口,在东南亚区段的经贸合作中挑大梁。”向晓梅说,中国企业想要借着“新丝路”的东风拓展海外业务,还需要政府予以实在的政策支持。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