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国奇迹”: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速远不及10%?
发表时间:2014-06-19     发表评论

  一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都被视为“经济奇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国过去30年的年均增长约10%;2、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超过了现代史上的所有国家。

  但《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最新的报告却显示,以上结论并不正确。

  根据该研究会资深顾问Harry. X. Wu的报告,在1978年至2012年的35年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仅7.2%,远低于中国政府公布的10%。在20年高速发展后人均GDP翻了两番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增速并不是最快的,而是排在日本和中国台湾之后。

  事实上,市场对于中国GDP高增长的质疑由来已久。许多机构和经济学家都对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表示过怀疑。李克强2007年在辽宁任省委书记时曾向美国官员表示,中国的GDP增长有人为因素,并不可靠。

  李克强认为,相比于GDP数据,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这三个指标后来被《经济学人》总结为“克强指数”,并被花旗等机构认可成为反映中国经济状况的著名指标。

  《华尔街日报》援引Wu的报告称,地方官员通过GDP来创造政绩是中国GDP扭曲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更为严重。

  Wu认为,中国夸大了生产率增速并低估了通胀数据,这令备受关注的经通胀调整后的季度GDP数据比实际要高。他还暗示,政治因素对GDP数据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地方官员超越GDP目标的欲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超额完成GDP目标能够带来晋升机会。

  这份报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Wu所考察时间的长度,跨越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几个艰难时期。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数据与官方数据的差异很多都是在中国经济处境艰难的年份。2008年是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一年,Wu计算的中国当年经济增速为4.7%,而中国官方的数据为9.6%。2012年是欧洲深陷衰退的一年,Wu估计的当年GDP增速仅为3.7%,而中国官方的数据为7.7%。Wu称,中国官方高估GDP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30年的经济增长数据。

  Wu指出,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之后,中国数据偏离实际的情况尤为明显。他表示,这一时期也正好是国有企业和主导行业出现大规模产能过剩的时期,也是地方政府激烈竞争、力求GDP领先并吸引投资的时期。

  不过,即便以Wu苛刻的数据来看,长达30多年7.2%的增长速度也已经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了。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