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全球低通胀:美日欧通胀的不同面目
发表时间:2014-07-31     发表评论

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Silvio Contessi和研究助理Li Li对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的通胀进行了研究后指出,虽然美国、欧洲、日本央行都经历了低通胀,但它们通胀结构和未来趋势却并不相同,欧元区面临的最大危险将是通胀下滑,美国和日本的通胀则可能会稳步或温和上升。

首先来看美国。2012年4月美国的整体CPI(含食品和能源)同比为2.29%,2013年10月降至0.92%,到了2014年4月又回升至1.96%。在对应时间段中,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PCE分别为1.98%,0.8%和1.62%。

欧洲也差不多,2013年4月的CPI同比为2.6%,2014年4月跌至0.7%。

而日本恰恰相反,其过去两年中的通胀在回升。2012年的平均通胀率为负,2014年4月达到了3.41%,为1990年代以来最高。

两位研究者选取三个经济体2014年4月的CPI进行详细拆分和对比。

(图表说明:1、下图显示了各个分项指标对于2014年4月整体通胀率的影响。2、在不同的分类下,通胀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项指标。空心圈是按照核心、食品和能源的三分法进行的分类;实心圈是按照更加详细的标准进行的分类。3、圆圈的大小表示其对整体通胀率中所占的权重或相对重要性。圆圈的中心为所在的坐标位置。4、纵轴Y代表该分项指标对于整体通胀率的贡献程度,比如美国房屋的通胀对2014年4月1.96%整体通胀率的贡献程度超过了50%。5、横轴X代表该指标与去年相比变化的百分比。比如,对于代表“食品和饮料”的圆圈来说,X轴的值等于该分项指标2014年4月的通胀率减去2013年4月的通胀率。如果2014年的食品和饮料通胀率比2013年有所降低,那么该圆圈的中心就处于左边的负半轴半边。)

 

美国:除了能源、交通和通讯的通胀水平提升较大,其他分项通胀指标均没有太大变化(下图)。

 

欧洲:能源、交通、住房等指标的通胀水平均有较大幅度下滑。

日本:各项通胀指标均大幅提升,食品、能源增幅最大。食品、住房对通胀贡献最大。

在此基础上,两位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虽然三个经济体的都经历了低于2%的通胀,但它们各自的原因却不同,而且未来的趋势却迥然不同。住房、食品、交通通讯是拉动美国和日本通胀走高的主要因素,而欧元区的住房、餐饮等对通胀贡献较大指标的通胀水平均在下滑。欧元区面临的最大危险将是通胀下滑,美国和日本的通胀则可能会稳步或温和上升。

其次,此前有多项研究均称,国际大环境通过食品和能源等非核心因素主导了各国的通胀。然而,上图却清晰地显示出,食品和能源价格在三个地区通胀的表现和影响却并不相同。美国和日本的能源通胀在上涨,而欧洲的却在下降。食品通胀在日本增长迅速,在美国保持稳定,但在欧洲却在下滑。这些差异告诉我们,如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低通胀更多是因为它们国内的原因,而不是国际原因。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