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金施压 中国大型银行拉开新一轮发债大幕
发表时间:2014-08-06     发表评论

在经济放缓和坏账激增之际,为满足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国内银行正掀起新一轮发售债券的风潮。

中国第四大银行中国银行计划在本周五发行债券,融资人民币300亿元以补充二级资本。而中国工商银行则于周一发行了人民币2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这是今年以来通过此种方式补充资本的第14家商业银行,同时也是第一家发行二级资本债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工行此次发债仅是其补充资本计划的一部分,其发债融资目标为600亿元。中行和工行的发债显示出,大型银行拉开了新一轮发债融资以补充资本金的大幕。

银行为何大规模发债?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动力,来源于中国接受的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III。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

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发行含减记或转股条款的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否则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得计入监管资本,无法提高资本充足率。因此,此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互相持有的次级债因无法分散风险,且不含减记或转股条款,按照新规要求就属于不合格二级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批高收益债券符合巴III的要求,但风险也比普通债券高。《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旦发行人陷入困境并需要现金,或者监管机构判定发行人无法存续,债券购买者将损失全部投资。

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这两家银行的发债更像是探路——如果投资者需求强劲,那么工行和中行的新债发行就为后来者树立起很好的范本。

银行如何“扮靓”?

近年来,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办法,除了发债,还包括发行优先股。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浦发、农行、中行、兴业、平安和工行6家商业银行先后公布优先股发行计划,规模合计3400亿元。

银行业一方面在努力补充资本,另一方面也在加速处置不良贷款。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提及,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核销坏账达1001亿元,核销率较年初提高了近15%,处置回收不良贷款922亿元。

而监管层对不良债务增加和信用风险上升的担忧日益增加,且呼吁银行加快批量、打包转让不良贷款的步伐。根据银监会的最新数据,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中国债务风险高企

据财新报道,银监会高层在近期的内部会议上提出了对银行业风险的最新判断:部分行业持续承压,企业负债水平整体上升,资金链趋紧,经济上行时期被掩盖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呈现,银行风险形式更趋复杂严峻。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

部分地区房地产风险是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决策层屡次强调严控债务水平的背景下,中国债务风险仍然高企。今年上半年,局部地区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双骤升。

今年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新增540亿元至6461亿元,创2008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违约规模连续第十个季度增长。由于不良贷增加过快,银监会还曾于3月紧急发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摸清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的风险情况,制定合理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年度“双控”目标。

从目前已公布前6个月银行业运行情况数据的省市的来看,广东、山东等地不良率均已突破1%。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