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中国经济2021年超越美国
发表时间:2014-08-25     发表评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8月22日发表题为《捕捉老鹰》的文章称,不到200年前,中国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已故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估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到全球的30%多。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和美国崛起,中国所占比例下降。由于遭受侵略、内战等原因,20世纪的中国情况更加糟糕。然而,得益于过去35年的市场改革,中国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日前该刊的文章《中国想要什么》认为,中国现在还渴望得到过去享有的尊敬,但不知道该如何做到这一点。相比之下,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道路要畅通得多。

  2010年12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推出了一个交互式图表,使大家能就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作出自己的预测。有各种方法来对经济进行比较,图表根据当前美元的市场汇率来计算各国GDP。因此,中国上升的时机取决于五个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速、美国经济的增速、中国物价的变化、美国物价的变化、中美之间的汇率。例如,如果中国的物价上涨速度比美国快,且人民币不下跌,那么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经济的价值就会更高,也就会更快超越美国。

  2010年第一次推出这个图表时,包括了关于此后十年的一系列默认假设。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假设,接下来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为7.75%,美国为2.5%。该刊进一步假设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美国为1.5%。该刊猜测,人民币汇率年均上涨3%。根据这一系列假设,中国最早会在2019年超越美国。现在距当时的预测已经过去四年了,英国《经济学家》周刊预测得怎么样呢?平心而论,预测有误差,但不是很大。现在看来,美国退居世界第二会比该刊最初预测的晚两年。

  美国的实际增速比预测的略低,但通胀略高,这使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对美国的预测比较准确。鉴于中国的增长速度,对中国的预测误差要大一些。在增速的预测上,该刊基本准确,但随着中国经济趋于成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正将今后几年的增速预测下调到年均7%。更出人意料的是 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趋于停滞——这是政府政策而非市场决定的——以及随着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跌,通胀大幅下降。巨额贸易顺差仍然表明人民币会升值,所以该刊保持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测,但估计升值将是断断续续的。 至于通货膨胀,工业产能过剩仍是制约因素,但正逐渐改善;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将通胀预测下调到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把这些预测作为默认假设纳入了图表(2014年8月22日更新)。由此计算,预测中国将在2021年重新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