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生产力呈负增长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
发表时间:2014-08-30     发表评论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中国生产力增长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变为负值,这突显出近来为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而进行种种改革的不足之处。

  这就是说,尽管人工、能源、信贷和房地产成本急剧上涨,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般的中国企业所获得的投资回报反而减少。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典型迹象,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曾经面临这个问题。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经济谘商会/Conference Board)中国经济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报告的作者伍晓鹰表示,“研究有力地暗示,过度建设、产能过剩,以及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进入’民营产业市场,已经愈发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自2008/09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愈发依赖国家引导的投资。在此同时,中国政府倾向采用渐进手法,对国企巨头及他们所倚赖的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未能带来彻底的改变。

  与路透共享的该研究报告使用了新方法论来分析中国全要素生产力(TFP)。这个指标衡量经济的长期动态,检测一国总产出与全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资本等)之比。

  该研究称,此前对中国TFP增速的预估值夸大了过去的表现,包括夸大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而且在金融危机后,中国TFP实际增速转为负值,从2001-2007年的均值3.3%下滑至2007-2012年的-0.9%。

  这标志着自1971-1977年以来,生产力首次对增长构成拖累。

  美国经济谘商会表示,尚未发现2012年阻碍生产力增长的任何要素有任何改善迹象。

  其他基于官方数据的研究显示,生产力即便没有转负也已放缓增长。摩根大通分析师朱海斌周三在研究报告中采用另一套指标,亦显示中国生产力增速已经放缓。

  他表示,令人惊讶的是,潜在增速下滑似乎主要是由于TFP的贡献减少--从2008年的3.2个百分点降至2013年的1.1个百分点。

稿件来源:新浪财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