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全球三大经济体接近“明斯基时刻”
发表时间:2014-09-30    作者:松风 发表评论

  据外媒CNBC报道,丹麦投行盛宝银行(Saxo Bank)首席经济学家Steen Jakobsen警告称,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洲——正在迈向资产价值大崩溃,因为它们的经济模式偏向于消费而非提升劳动生产率。

  Steen Jakobsen在报告中称:“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一个‘庞氏骗局’,正在奔向不可避免的‘明斯基时刻’。”“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是指在信贷周期或者商业周期中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这个概念由PIMCO的保罗-麦克里(Paul McCulley)在1998年提出,用来描述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名字命名。

  Steen Jakobsen认为,不可持续的债务将是崩溃的根源,“明斯基时刻”将在资产回报不足以支付债务成本时发生(这些债务起初就是用来获得那些资产的)。他没有为他的理论给出一个时间框架,但表示巨额债务问题被央行和政策制定者掩盖起来,将会以低通胀甚至通缩的形式重返。

  他指出:“现在上演的是与5年前同样的剧本。维持足够低的利率来减轻债务负担,假装制定某种具有可信度的计划,其实根本就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只是拖延时间。尽管我们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侥幸逃脱灾难,但现在形势在发生变化。”

  2008年经济崩溃之后,全球各国央行推出了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除了向经济注入流动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央行购买债券也可能是故意推升通胀,从而让政府实际的债务负担缩水。

  不少知名经济学家,包括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警告发达经济体投资不足将导致收入下降和需求疲软,从而陷入“长期增长停滞”(secular stagnation)。

  Steen Jakobsen将债务称之为“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并用美国经济中一个简单的等式来阐述他的观点。他指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非常低,任何增长的缺口都是靠增加债务来弥补的。

  他在报告中写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更注重消费、不事生产。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生产率,美国GDP将比现在高出55%,债务负担更低。”

  “没有哪个政策制定者或者中央银行家在严肃地谈论一道简单算术题所反映的事实,只是希望船不要沉没。希望不是好的政策。它属于教堂,而不属于真实的经济,”Steen Jakobsen如是称。

稿件来源:新浪财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