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不振产能过剩 中国PPI连降31个月创历史记录!
发表时间:2014-10-15     发表评论

  中国PPI同比增速连续31个月下降创历史记录,CPI增速录得2010年1月以来新低,增加了中国经济不愠不火的迹象。

  PPI连续31个月下降打破了1997-1999年间创下的记录,当时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彭博社援引分析师的预测称,如今房地产市场下滑将拖累中国经济增速至1990年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PPI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4%。其中,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4%。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

  中金宏观团队指出,从分项看,产能过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煤炭、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加工业PPI环比跌幅居前。


  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报告称,生产价格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带来投入成本降低,而非源于企业降低利润率来应对需求疲弱。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认为,PPI同比下降系总需求萎缩但产能依旧过剩所致,PPI转正仍需时日。

  澳新银行驻上海经济学家周浩特在归因产能过剩的同时,突出了房地产市场疲软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能过剩依然困扰着国内市场,房地产市场疲弱更是拉低工业需求。

  9月通胀数据对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的影响方面,东方汇理驻香港策略师Dariusz Kowalczyk在报告中表示:

  中国决策人士应该开始担心全球的通胀下降压力正在向中国蔓延,低通胀数据将会为进一步的定向货币和财政宽松打开大门。

  人民币保持强势以抵消输入型通胀的必要性下降,预计国内和离岸人民币今天将受到下行压力。

  不过,李克强总理本月重申,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2日已表示,中国通胀将继续保持温和,货币政策继续持审慎立场。

  中国央行昨日月内第二次、四个月内第三次引导14天期正回购利率下跌,引导资金利率预期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管清友认为,通胀低位徘徊、需求持续低迷,政策面仍将继续定向宽松,但是食品(猪肉)和非食品(低端劳动力)供给收缩的潜在压力仍在,全面宽松不会出现。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