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对纺织服装等提高退税率
发表时间:2014-12-31     发表评论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加快投资同时也着力稳外贸,并将有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纺织服装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限制甚至进一步降低“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事实上,出口退税原本只是一个保证公平国际竞争的中性政策,但在中国却屡屡被当作调整外贸结构、解决贸易平衡的调控工具。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中国可能会再度动用调整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工具。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总体上以适当调高出口退税率为主,带动中国优势产品出口,限制甚至进一步降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退税结构。

  “尽管调整空间和调整额度比较有限,但这一举措,主要表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要配合‘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进一步发挥外贸新优势,增强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该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称。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稳定外贸发展,提出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此后,相关部门一直抓紧研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方案。

  目前,中国年度出口退税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达到17%,但对部分产品仍保留了0%、5%、9%……16%若干档次的退税率,仍然有调整的空间。

  中国在1985年4月1日开始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原本只是一个保证公平国际竞争的中性政策,但因于诸多原因这一政策偏离了原来的定位,被屡屡当作调节政府财政支出、缩小对外贸易顺差乃至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工具。

  中国曾在2007年7月1日启动了最大范围的一次出口退税税率下调。是次调整还被赋予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除保持高新技术产品17%的全额退税,取消500多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2,000多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随后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问题直接涉及到就业和社会稳定,2008年中国又在一年内七次回调各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出口退税政策充当了宏观调控工具。

  **稳外贸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前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前三个季度分别增长7.4%、7.5%、7.3%;而10月和11月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一步放缓,表明四季度经济增长并没有完全回稳。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最新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7.3%左右,2015年中国经济将呈现稳中缓降态势,预计GDP增长7%左右。

  尽管中国经济仍然符合年初设定的增长区间,但经济惯性下行的趋势逐步显现,如不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对2015年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起基础性作用,但关系老百姓住行的大宗消费十分低迷,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而新兴消费短期难以发挥大的拉动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虽比较明显,但不能采取过去大规模刺激投资的办法,加上财政比较吃紧,缺乏大规模投入的条件,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只能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据统计,国家发改委年内审批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规模已高达1.26万亿元,其中四季度审批节奏明显加快。

  基于此,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要发掘外贸优势。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发挥外贸新优势,不仅有利于提振中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或许这也是中国不得不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原因所在。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