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月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均走贬 即期多次逼近“跌停”
发表时间:2015-01-30     发表评论

  时隔7个月,2015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和中间价再度实现双双贬值,而即期也是实现了3个月下跌,由于中间价弹性太小,即期的连续贬值已经让即期与中间价的偏离度接近2%下限,即所谓的“跌停”。

  但受访的分析人士并不认可人民币汇率政策就此转向,年内还是维持双向波动走势,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甚至认为,“趁美元走强逢高结汇是个相对不错的选择。”

  “人民币自去年4季度以来确实面临贬值压力,今年以来贬值压力进一步上升,”刘东亮指出,“但人民币贬值环境尚不成熟,货币当局也尚未做好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准备。”

  “近期人民币走贬,更多是因为美元涨的太快了,人民币贬值幅度远小其他主要非美货币。” 某城商行外汇交易员也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跌停价附近还是有不少结汇盘,最近成交量明显放大了。”

  该交易员指出,当前中间价表现稳定,这已凸显央行维稳态度,人民币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空间。当然最终人民币能不能贬,贬多少,还是要看央行的态度。

  刘东亮还认为,“当前阶段并不是放宽人民币波动区间的好时机,因当前放宽波幅会令市场产生央行有意放任人民币贬值的误解。”较好的时机应是即期汇率与中间价较为接近的时期,比如在2014年3月中旬放宽波幅前,即期汇率基本围绕中间价波动。

  是个7个月人民币即期和中间价均出现贬值,而此前出现双双贬值的还是2014年4月。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而且已经深入人心!

  2015年以来,受美元强势上涨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即期多次逼近“跌停”价,即期和中间价的偏离度接近2%下行。

  去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上扬,人民币即期在去年11月开始也跟随走低。

  但如果从幅度上讲,美元上涨的幅度明显大过人民币下跌的幅度,人民币对其他货币还是存在较大的上行幅度,可以预计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继续快速上行,这对我国出口将形成明显的压制作用。

  从外管局公布的银行代客涉外收付顺差和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连续5个月出现负值(即为逆差)看,资金是有流出的压力。

  而对于市场担忧的资本外流问题,招商银行刘东亮认为,“这种外流并不严重,至少从数据上无法证明人民币贬值正在引发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刘东亮并指出,过往估计热钱流入流出的残差法目前已经不适用,因企业结汇意愿已经大幅下降,且央行减少了常态化干预,企业出口收入的美元滞留在银行体系内,去年美元存款从4832亿美元快速增长至最高6241亿美元可以佐证。

  从外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的结售汇意愿也可以看出,当前企业的结汇意愿大幅降低,虽然每月有近5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这并没有形成明显的资金流入。但资金还是留在银行体系内。

稿件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