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连跌3年 专家称经济疲弱局面半年内难以改观
发表时间:2015-03-11    作者:许岩 发表评论

  尽管春节拉动了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回升,但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增速持续36个月为负,经济增长疲弱态势明显。专家认为,即使利好政策出尽,通缩也要到6个月后才能缓解。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1.4%,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涨幅回升主因是受季节因素影响,同时,春节假期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他预测,3月后物价还会继续保持低位运行走势。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春节因素推高了食品价格,“1月、2月平均看,通胀在1.1%左右,仍处于类通缩状态。”

  此外,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依然很大。2月份PPI同比下降4.8%,连续36个月持续为负,并创出自2009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加上今日即将公布的2月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增速数据,业内认为也会出现下滑态势,因此,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前2个月工业增速仍会有所回落,同比增速约在7.5%。预计前2个月零售同比增速在11%左右,此外,整体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前2个月增长14.1%左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2月份的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增速均会出现下滑,他称,由于春节假期零售和餐饮旺季不旺,预计1~2月消费同比增速将小幅降至11%左右。由于工业产品价格走低,能源、纺织行业不景气,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降至7.4%。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放缓至14.2%。

  根据目前经济情况,多家机构预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探底,增速呈稳中缓降态势,初步预计GDP将增长7%左右,为防经济进一步下滑,更多宽松政策或将出台。

  “中国一季度经济将再下台阶,或跌至7%水平。”国泰君安分析师任泽平称,主要源于地产投资长周期放缓,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过强导致出口部门受损,重工业下滑明显。随着主要经济增长动力指标先后到达中长期底部,中国GDP增速有望于2015年底至2016年探明底部,预计为5%~6%。

  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与分化并存,通货紧缩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全面深化改革将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宏观经济运行有望缓中趋稳,初步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将增长7%左右。

  李慧勇称,目前情况,乐观估计,即使所有政策都出,通缩也要到6个月后才能缓解。防通缩仍是现阶段主要政策着力点,今年还会有两次降息,五次降准。

  宏观调控依托两条腿,在货币政策这条腿之外,财政政策也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杨驰预计,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也将发挥更大作用,减免税负有可能取代增加支出成为财政政策新的发力点,中小企业税负有望进一步减轻,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也有可能适度减免。

稿件来源:证券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