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经济增速超中国 亚洲增长引擎或易主
发表时间:2015-04-20     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恢复非常缓慢脆弱,尽管如此,在乌云笼罩的世界经济地平线中,印度正是有光亮的地方之一”。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外媒称,亚洲增长引擎的招牌位置时隔16年有望从中国转移到印度。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4月16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书中将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速展望从当初的6.3%大幅上调至7.5%。反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展望率保持在6.8%,这意味着印度有望赶超中国。

  报道称,印度在经济增长率数值上赶超中国,还是1999年的事,当时印度和中国的增长率分别为8.8%、7.6%。IMF还预测称,印度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7.5%、6.3%,差距拉大。

  截止到2013年为止,印度还是受到美国量化宽松缩小打击变得脆弱的新兴五国(Fragile Five)之一,另外4个国家为巴西、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亚。然而具有“亲市场”倾向的纳伦德拉·莫迪总理去年就任后着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增长。加上低油价这一外因的作用,慢性的经常收支赤字问题也得到大幅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开始进行重新评价。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微博]3月对印度进行访问,对印度的经济发展给予称赞时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恢复非常缓慢脆弱,尽管如此,在乌云笼罩的世界经济地平线中,印度正是有光亮的地方之一。”

  美国农务部也展望称,目前处于世界第八位的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30年有望继美国和中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报道说,相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加7%,为14.0667万亿人民币。增速7%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速一路下滑的2009年第一季度(6.6%)以后时隔6年来最低值。有人展望今年第一季度增速降至6%,但实际上好不容易维持了“保七”。

  报道分析,贸易额的减少是第一季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为5.54万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出口增长4.9%,但进口竟减少17.3%。进口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油、铁矿石等大众商品价格下降。尤其今年3月进口减少12.3%,而且出口也减少了14.6%。3月贸易收支顺差仅达181.6亿人民币,达不到市场预测(2500亿人民币)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迄今为止引领增长的贸易亮起红灯。

  再加上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仅为1.2%,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也日益加大。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管淸友表示:“之所以经济下行压力较高,是因为(出口等)既有增长动力日益欠佳,但(服务、内需等)新的增长动力还未见效。”

  印度也存在不安因素。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朴美静(音)表示:“美国上调利率、全球经济不景气、油价波动等外部情况恶化,(印度)增速也因此降低,存在国外资本外泄的可能性。”

稿件来源:参考消息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