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加入货币战争 中国经济还要痛多久?
发表时间:2015-05-11     发表评论

  投资者一直低估中国经济增长回落的幅度,相信政府为重回经济增长将“无所不用其极”。股市对宽松政策有明显回应,但近期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始终不见好转。人民币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在过去一年中上涨10%,对经济施加明显的下行压力,但中国有理由不刻意让人民币贬值。

  过去,中国央行有意维持人民币贬值,实际上是将财富从消费者手中转移至出口商手中。国家设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压低家庭存款收益,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贷款。长此以往,经济增长会陷入为投资而投资的恶性循环。

  昨日央行降息25个基点后,今日人民币基本收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 (CNY) 收盘跌2个基点,报6.2096元,上周五收报6.2094。这大概会让央行松口气,今年央行已两次降息,出手提振实体经济的同时,可能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外流。据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Louis Kuijs估算,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中国金融性资本净流出达3千亿美元。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失去信心,已撤出资金。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希望继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游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同时,中国不能允许人民币明显贬值。IMF上周首次转变对人民币的态度,称人民币不久后将不再被低估。

  此 外,央行必须顶住汇率压力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一旦大幅下跌,企业将难以偿还美元债务。佳兆业美元债务违约后,煤炭进口商永晖控股 (Winsway Enterprises Holdings Ltd.) 成为了今年第二个美元债券违约的中国企业,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即便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也已经很难偿还美元债务。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样需要尽力避免压低人民币。如果让人民币贬值,中国将回到出口依赖型经济的老路。在旧经济模式下,中国债务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158%上升至282%。旧经济模式既催生了资产泡沫,又过于依赖外需。现在外需不足,中国经济受到拖累,但让人民币贬值无法解决经济结构的长期问题。

  人民币如果因上述原因保持在IMF所称“估值合理”的水平,中国出口还要痛很久。

  中国无疑陷入了“三元悖论”。该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Mundell-Fleming Model) 基础上提出,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三项不可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项。

  今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数次呼吁IMF考虑将人民币纳入SDR,而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表示,“如果中国想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必须成功完成艰难的基础改革。例如资本账户自由化、汇率市场化、利率自由化,并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在保证货币政策独立、资本流动的前提下,中国或许只能牺牲对汇率的控制。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