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肆虐 亚洲将再现通胀危机?
发表时间:2015-06-08    作者:林建建 发表评论

  对于上一次厄尔尼诺给亚洲粮食价格带来的严重影响,混迹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35年的Ling Ah Hong还记忆犹新。

  1997年的某一天,正在检查作物的Ling感到脚下环境异常干燥,并发现棕榈树上有许多曲卷的叶子。“有火星烤焦了像橡胶和可可这样多叶的作物”,拥有部分种植园的Ling表示,“当干旱全面来临时,一些没有大型蓄水池的棕榈园就会断水。”

  结果是,马来西亚以及临近的印尼的棕榈油大幅欠收,部分地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1998年,马来西亚通胀率超过2%,创下八年新高。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即将归来,亚洲的农民和决策者正在为长期的干旱和作物欠收做准备,而欠收将导致从棕榈油到大米的价格上涨。

  华尔街见闻网站援引花旗报告介绍过,厄尔尼诺可能还会对该地区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通胀和就业是央行重要的决策依旧,而在亚洲的许多经济体中,农业是重要的就业去向,粮食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占有很大权重。

  彭博新闻社还表示,此前正是由于低通胀,从韩国到印度等国家才得以通过降息刺激增长。但是现在它们可能失去这一政策选择。

  法国巴黎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Mark Walton告诉彭博,“任何会实质性推高粮食价格的因素都可能让央行感到头疼。”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997-98年的厄尔尼诺造成了2.4万人死亡和3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09-10年的厄尔尼诺不像1997-98年的那么严重。

  根据花旗的报告,印度、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最难以抵挡厄尔尼诺带来的通胀。在这些国家的CPI中,食品价格分别占到了48%、33%和34%的权重。

  IHS Global Insight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告诉彭博,“如果厄尔尼诺对亚洲作物产出产生显著影响,可能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涨。”

  目前尚不清楚这次的厄尔尼诺有多强劲,每个国家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并且无法排除气象预测可能是错的。彭博表示,前几次厄尔尼诺都很温和,去年整年都有关于厄尔尼诺即将来袭的预测,但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局都未宣布它的到来。而且,如今大规模的粮食库存或有助于抵消通胀压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助理总干事、亚太区域代表小沼宏之(HiroyukiKonuma)表示,“由于许多国家的粮食库存充足,即使本次厄尔尼诺很强,世界粮食价格也不太可能大涨。”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