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缩再度来袭 投资者和监管层很不安
发表时间:2015-07-29    作者:时芳胜 发表评论

  去年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场的重挫曾掀起通缩恐慌,如今这种恐慌又卷土重来,全球物价下跌的担忧再现,令投资者及各国央行惶恐不安。

  中国股市夏季暴跌也加剧了担忧情绪,市场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而通胀疲软也使美国很快加息的预期减弱。

  其实,到今年春季,通缩恐慌已经消散,投资者认为油价暴跌已经结束。另外,投资者预计央行宽松的政策会逐步提振全球经济,因此卖出国债,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

  然而7月份,路透核心商品CRB指数大幅下跌10%,至2009年初全球通缩触底以来最低水平。关键是,该指标指数已跌穿3月低点,使投资者对原材料价格不再拖累通胀的预期动摇。

  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经济分析师Bruce Kasman称,“我们担心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疲软可能显示全球经济增长丧失动能,这出乎我们的预料。”Kasman预计,全球经济第二季或仅仅增长2%,比季初预期低1%。

  英国央行和美联储推迟加息?

  全球通胀率已经接近零。即便美国、英国和欧洲经济复苏,但因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增长放缓,这似乎也不足以明显提升价格。

  这样一来,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加息计划将变得复杂,还可能会延迟。升息预期推动美元和英镑走高,货币升值具有通缩效应,原因是它降低了进口价格。“商品价格下跌以及美元走强有可能让美联储放慢升息步伐。美元至关重要。”Kasman称。

  以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衡量,美国通胀为1.2%,也低于2%的目标。英国通胀接近于零,远低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水平。通缩阴影降低了英国央行和美联储加息的理由。

  通缩怎样影响投资者

  根据摩根大通,二季度全球通胀率仅有1.6%,低于去年底的2.0%。虽然其预计2015年全年通胀将上升,但这是以大宗商品价格和经济增长不会进一步走软的假设为前提的。

  投资者也被迫思考把资金投资在哪里?

  新兴市场与大宗商品一样遭遇沉重抛压,而且波动性也有所上升;投资者心态更加谨慎也可能损及股市,而债券价格目前则逼近数十年高位。

  美银美林的最新基金流动数据显示,截止7月22日当周,投资者抛售了数十亿美元的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资产。资本正从中国大量流出。根据高盛估算,中国二季度资本净流出总额多达2,200亿美元,使得过去一年净流出总额多达7,610亿美元。

  流出的资金去哪儿了?据彭博社报道,随着商品价格和股市下跌,投资者担忧通缩来袭,美国国债受青睐。

   “资金正在流入美国国债市场。” 富国生命保险公司固定收益主管Yoshiyuki Suzuki称,“我担心大宗商品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因为油价下跌,通缩风险隐现。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