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区域发展确定4+3布局 体现各自区域的优势和特色
发表时间:2015-09-24    作者:杨泥娃 发表评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确立“4+3”布局,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轴带”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将继续有序地推进此前形成的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战略;另一方面,则增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表示,“4+3”战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个区域间差异性很大,同时各区域在人文背景、经济政治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因为这3个特征,所以我国在十三五期间确定这样一个‘4+3’的顶层制度构想,是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均衡的发展,能够体现各自区域的优势和特色。”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也指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别化以及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长期性。

  胡鞍钢指出,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在逐步地深化发展中,自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与东部地区优先开发的战略共同构建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至“十二五”期间,在“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3个支撑带”战略;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4+3”战略大布局,则是在现有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表示,“3个支撑带”战略的推出将解决“四大板块”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四大板块’的划分,尽管从地域上实现了全覆盖,但是由于具体政策需要不断细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导致区域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不及预期。为了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国家推出了“三个支撑带”战略,目前看,这种设定可以让区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更加明确,因此这一思路今后将延续。”

  同时有消息称,正在制定完善过程中的《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将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协调,这也意味着东北振兴或将成为“十三五”计划中“四大板块”中突出发展的重点板块。

  伍新木指出:“东北作为我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调整和升级最为重要的地区。制造业在东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因此,他们能够有效地实行升级和调整将能够对全国同类型的区域的升级和调整具有示范意义。”

  伍新木认为,在“三大支撑带”中,“京津冀一体化”无疑将成为三大任务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我国拥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各地区的形成分布存在着不同的行政壁垒,在推进各地区间的竞争以及协作的背景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会为我国区域的协调,打破形成的壁垒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实现各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实现宏观面的合作或协调,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功能和意义。”伍新木说。

稿件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