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企业面对的最大担忧
发表时间:2015-11-03    作者:吴海燕 发表评论

  据摩根大通公布的最新财务官调查(J.P. Morgan Treasurers Survey)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企业面对的最大担忧,逾40名来自亚太区的全球知名企业财务官认为这是目前影响公司业务的最主要宏观因素。摩根大通预测,2016年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为6.6%。

  据了解,摩根大通于2015年第一季度及10月底分别进行了一次调查,访问亚太区80多名财务官,这些受访者来自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公司及品牌,市值合计高达1.8万亿美元。

  其中,4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目前影响公司业务的最主要宏观因素,远高于2015年第一季度调查显示的13%。

  摩根大通亚太区企业银行首席执行官Muhammad Aurangzeb表示:“需要谨记的是,中国目前的名义GDP约为10万亿美元,6-7%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每年仍有数千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因此,对企业而言,挑战在于如何相应调整其策略及架构,从而利用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

  今年初的调查显示,财务官最为担忧的因素是外汇波动。尽管这个问题仍然备受财务官关注,但其重要程度已降至第二位,次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影响。人民币(6.337, 0.0190, 0.30%)在8月份意外贬值,加上美元兑大部分亚洲货币升值,促使企业纷纷调整其对冲策略。

  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外汇波动问题相反的是,与利率相关的担忧在过去七个月大幅下降。只有少于2%的财务官认为这是风险管理主要问题之一,而在第一季度的调查中有24%的受访者这样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余现金充足的受访企业中,超过67%的财务官表示所在的企业正在考虑将多余现金流用于战略性发展,例如回购股票、派发特别股息或为兼并收购活动提供资金。

  “2015年迄今,亚洲的并购交易量创下新高,已超过2014年全年的并购交易量。在持续的低息环境中,我们认为并购活动将继续增加。”Aurangzeb说道。

  除银行存款外,多数受访者选择了货币市场基金、政府债券及商业票据来维持资金流动性。其中有四成受访者选择了货币市场基金,其次是政府债券(20%)及商业票据(17%)。

  此外,共79%的财务官认同不同市场的监管规定导致银行可提供的产品有所差异,有48%的财务官表示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导致他们不得不寻求多种投资盈余资金的方法。

  而随着中国经济由投资及出口主导型向消费及服务主导型转型,中国GDP增速已由前几年的两位数下降至今年约7%。摩根大通预测, 2016年中国全年GDP增速为6.6%。

稿件来源:新浪财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