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雄:本土服装品牌离世界品牌依然很远?
发表时间:2016-08-01    作者:程伟雄 发表评论

  “美特斯·邦威“是中国民族企业自主创立的本土休闲服品牌,十几年的品牌之路,创造了一个经营的奇迹。

  1994年周成建创立了美斯特邦威这个品牌,到今天,美特斯邦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这一切,其实都拜品牌所赐。

  品牌对于美特斯邦威这样的一家虚拟经营型企业来说,几乎意味着全部。因为它是一个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太多自己销售团队的服装企业,从一开始仅仅靠着奇思妙想,整合定牌工厂与特许连锁店,靠着 “借鸡生蛋、借网捕鱼”的方式,一步步走到今天。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在服装这样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里,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很大。但我认为,差距同样是存在的,而且和其他制造行业是一样的。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品牌上,传统行业的竞争同样要靠品牌来取胜。虽然美邦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初步成功,但与国际一流服装品牌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那么,如何缩短品牌差距呢?美邦虽然在业务模式上跟国际先进服装企业别无二致,但也有一点不及对手的是,对于资源的整合。反观国际品牌,他们拥有整合全球优秀资源的能力,包括利用中国制造业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国成熟销售渠道的能力等,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就相对较差,即便优质资源在身边,也很难挖掘和利用到,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连中国本身的资源来说都没有办法整合好,更不用谈整合国际资源进行国际竞争了。我认为这是个意识问题,企业必须具有双赢的思想,主动参与合作,在合作中做大做强。这种“共生共荣”的思想必须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如果闭关锁国,如果抱残守缺,必然落后挨打。

  美邦曾经提出过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的理念,在国际资源整合上,必须借助国外同业、管理咨询公司、设计师甚至是时尚媒体的力量,引进成熟品牌的管理理念,拥有国际思维,尽量缩小与世界先进服装品牌管理上的差异;在国内资源整合上,应当充分挖掘本土供应链上下游资源,转变增长方式,由快到稳,从做大转向做强,从规模拓展转向保持效益,从业务模式创新转向管理制度创新,并且改造资本结构,打造出一条中国服装民族品牌发展的新路径。

  美邦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依靠本土优势,挖掘本土资源,吸收和借鉴他人所长,适当引进国际先进品牌概念,扬长避短,在市场竞争中捕捉最佳商机,最后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们曾经为此自豪,美邦是如此响亮的一个品牌!然而,如果你肯环顾四方,发现自己依然渺小。

稿件来源:大雄微服私谈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