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研究员:振兴实体经济传统和新兴产业须两翼并进
发表时间:2016-12-19    作者:王玉凤 发表评论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17年具体任务之一。

  分析人士称,传统产业将进一步得到改造,产品附加值提高,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得到大力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分析称,这是为了提升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产品的质量,把产品做精做细,转变增长方式。

  胡迟说,与国际横向比较,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偏低,在产业链中未能占据优势地位。与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相比,工业也受到挤压。“以前农业被认为是弱势产业,因为与工业相比,农业产出不大,而且受气候影响大,靠天吃饭,但是现在与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相比,制造业也被认为是弱势产业了,资金都在往金融、房地产行业跑。”

  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还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胡迟分析,这意味着要发展产业的两翼,一个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一个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虽然体量较小,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兴产业也不能抛弃传统产业,而且很多新兴产业也是传统产业衍生出来的。”

  关于振兴实体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胡迟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大规模引进技术和管理等,对我国制造业的提升作用很大。现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体量很大,但是大而不强,所以引进外资的步伐还是不能停,还是要借助外部的因素来提升制造业。

  他表示,从规模来看,企业有大中小,大企业体量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但是中小企业更灵活,很多创新发明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且很多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大小企业有互补作用,各有优势,要平衡发展,这样实体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