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纾困资金跑步进场驰援民企 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发表时间:2018-11-21    作者:包兴安发表评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河北、广东、北京、上海、深圳、湖南、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已推出或酝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纾困基金,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表示,当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以及造成民企运营困难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而造成“融资难”的原因除了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民企综合资质问题,当前民企因财务成本较高且难以“借新还旧”而面临的破产风险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出面成立民企纾困基金,实际上是用自身的信用说服并引导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民企体系。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该项职责时,监管机构也将为其提供许多便利,进而大幅提升了民企体系的资金补给效率。

  具体来看,近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出十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中,省政府将设立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或民营企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参照银河证券牵头联合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投资机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等设立600亿元基金纾困民营企业的方式,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银行、证券保险各金融机构参与,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上海市出台的《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流动性风险专项防范力度,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日前,上海以市属国资平台国盛集团为主,联合相关市属国企,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

  针对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山东省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资本市场纾困基金,用于帮助民营企业渡过资金难关,缓解上市公司股东流动性风险。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介绍说,首期纾困基金规模约40亿元,由债权、股权两类基金组成,其中债权基金主要化解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股权基金用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也用于通过协议受让、大宗交易受让大股东股份。

  福建省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纾困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设立2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首期10亿元,用于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企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

  唐川表示,从技术角度看,根据目前各地、各公司公布的纾困基金介入方案,该类基金将通过直接入股、可转债投资、股票质押委托贷款,或者借道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债转股基金等方式来缓解民企资金压力。目前,许多因质押率、负债率偏高而无法通过传统途径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都在国资“纾困基金”处找到了福音。政府纾困基金的介入不仅是资金的提供,对民企而言也带来了资信上的提升,使其能够在向金融机构提交债权融资、股票质押融资申请时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唐川认为,整体而言,如果政府助力民企融资的服务成为常态,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民企融资成本,还能够为市场资金配置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公现象。不过考虑到目前市场资金资源有限,故短期来看,该纾困基金驰援的民企将主要聚焦于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具有产业龙头地位的传统企业。

稿件来源:证券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